盧利梅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層臺鎮層臺小學,貴州 畢節 551700)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盡管新課標提出把課堂還給學生,但老師以及學校,家長各方面仍把成績作為衡量的重要標準,也導致老師們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的結果就是被動地接受新課標的理念,沒有切實運用于實際教學中。這也就導致師生互動的活動組織方式單一。在實際教學中,以清寫單詞、檢查作業、單元測驗等主要師生互動方式已經完全不能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在備課中、導入未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內容組織上缺少靈活性,課堂活動方式呆板,課堂氣氛未得到有效調動,這些已經成為影響課堂效果的重要因素。
師生互動對小學英語課堂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些老師的確積極探索,追求新奇的方式促進教學,不可否認,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有所幫助。但是,為了互動而互動,違背了教學規律與目標,師生互動的最終歸屬是為了教學服務的。因此使教學脫離了教學實際,以及學生的發展,這樣的創新也只能注定失敗。因此,滿堂課都是活動,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最終老師自身都無法駕馭,嚴重影響課堂效率,而學生自身只顧著玩,沒有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這就需要在師生互動上擺正心態,不可過尤而不及。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信息化的發展,現在的小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與來源比較多,相對于傳統的課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不夠,學習注意力難以集中,這是客觀原因,而教學的節奏很難跟上學生的變化,對于學生老師們普遍感到頭疼,而在以往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師們積極地改變滿堂灌的教育理念,在這樣的摸索階段,會存在一些問題,而這些將嚴重影響到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學生很難促進去學習走向自主、自覺。學生反映問題較多,這需要引起多方面的關注。
提高小學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必須樹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活動組織模式,并將這一理念貫徹到教學活動始終,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才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發揮在學習中積極的作用。老師的作用是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做學生的朋友,真誠地關心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障課堂效果的重要作用,這樣老師才能樹立威信,利于課堂活動的開展。而這樣的模式,也符合全面發展的育人觀。
不可否認,傳統的清寫單詞、背誦、測驗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些方式側重于應試,現在仍是一些師生互動的主導方式。但不得不反思,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學習方式不夠靈活,出現了“啞巴英語”的情況,這是不符合英語教學的規律,針對這一現狀,必須注重課堂師生互動,除此之外,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如小組合作,互為小老師,檢查詞匯的掌握情況,老師嚴格把關,既有趣,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又完成語言中重要的一關,掌握好詞匯。而英語注重交際,鼓勵學生將英語用于生活中,從生活中學習英語,如一些標志詞,一部英語電影中的經典段落,在課堂中組織演講,或者進行英語學習成果展。
總之,方法多樣,需要老師們在實際教學中,善于發現,深入了解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積極地組織活動,挖掘學生的潛力,實現師生間最大的、最有效的互動交流,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師生有效互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具體操作中,創設情境,符合英語教學的規律,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如在一些英語教學中,老師會讓學生角色扮演,而在其中設置簡單的對話,利于學生掌握,這樣的情景劇是學生感興趣的,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這也是未來需要的人才。而在情景表演中喜歡《羅密歐與朱麗葉》,對于經典的闡釋,利于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在具體情境教學中,老師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編寫簡單的情景劇,貼近小學生生活,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學英語、愛英語的熱情。小學生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尤其是語言習慣的培養,良好的語言習得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因此,靈活多樣的情境教學,積極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小學英語課堂中,有效地師生互動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課堂師生互動教學引起了相關方面的重視,但在實踐中仍存在不少問題,集中表現在師生活動組織方式單一,互動片面求新求奇,偏離教學實際,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為了提高互動式教學的有效性,必須樹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多樣性的課堂組織活動形式,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使之更加有效地發揮小學英語課堂中師生互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