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蓉
(陜西省西安經開第一小學,陜西 西安 710000)
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學科,數學教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綜合性以及創新性。基于此,教學人員需要依托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完成教學目標。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由教師主講,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進而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這樣的狀況下,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開設不同類型的課堂,以保障學生積極性的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帶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數學課的貫徹落實。諸如在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程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以及分析,并引導學生在課后借助電腦平臺進行復習工作,從而實現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而在實驗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引導學生熟悉加減法,可以借助分配蘋果的方式進行實物實驗。不僅如此,為幫助學生對于三角形穩定性的了解,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實物工具展示其特點,給學生直觀的印象。
同樣的,教師為激發學生的參與度,落實學本位,教師可以構建討論/辯論課堂,引導學生對課本知識提出自我觀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應著急灌輸正確理論,而是積極組織學生的討論,從而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確保其能夠對書本結論的來源有所正確認知。
小學數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其數學思維。一般而言,教師在進行抽象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特定的場景引入知識點,從而在探究活動的形勢下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小型實驗,從而能夠全面了解到相關知識。諸如在多邊形面積計算章節的教學過程匯總,教師可以用同一根繩子擺出不同形狀,探究面積大小的區別,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發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學習對方的思維世界。
時代發展進步,促使信息技術的使用范圍逐步擴大。在這樣的狀況下,為保障學生數學核心涵養的提升,教學人員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操作。一般而言,各種網絡教學平臺的出現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小學數學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平臺的構建以及運用,能夠將數學知識更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加直接的獲取抽象數學信息,極大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人員可以合理運用云平臺,從而引導學生依托該平臺進行課件圖片以及教學視頻的觀看,促進教學資源在師生之間的傳遞,而各種不適宜學生自己動手的實驗也可以在平臺上播放學習,增強教學效果。
不同于知識點的講解,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往往是一個持續性的漫長過程。為此,在帶動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工程中,教師需要多注重學生對數學綜合運用能力的鍛。相關教學實踐表明: 只有將核心素養貫徹到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才能使學生形成穩定的數學思維模式,從而促進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涉及的范圍以及領域較為廣泛,諸如小學數學需要學生具備的素養就有:數感、空間觀念、模型思想、應用意識等方面。為此,教師就需要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直觀的感受抽象教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為了進一步帶動我國小學生數學教學活動效益的提升,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教學人員積極搭建依托核心素養的教學模式以及方法。本文重點介紹了四種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開設多種形式的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科學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教學、將核心素養貫徹到教學中。筆者認為,隨著相關教學方法的貫徹落實以及小學教師教學理論的轉變,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畢竟獲得長足的進步,并由此帶動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為其后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