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柏蘭
(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實驗小學,廣西 浦北 535300)
閱讀能夠提高學生們的文化素養,更為重要的是,閱讀能夠拓寬小學生們的思維,潛移默化地培養其人文方面的培養。因此,加強閱讀教學,不但能夠提升教學的成效,而且對于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將產生極為深遠之影響。所以,閱讀教學理所當然應當得到更多的重視。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對閱讀教學的作用毋庸置疑,所以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顯得格外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培養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下面談談我個人對閱讀興趣的一點看法。
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網絡、電視等普及程度很高,對小學生的吸引力極大,書籍就顯得不大受歡迎。由此可以看出,沒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對學生開展閱讀是很不利的。良好的閱讀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讀書欲望,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外部環境,可以通過以下手段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閱讀的方法主要有:分步朗讀,評讀賞悟。通讀了全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后,就應分步賞讀文章。在這一環節上,我著力指導學生養成適當地提出問題的習慣:“這本書大概講什么?”“主題是什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給我們什么啟迪?”并且明確地告訴學生,僅僅會提問題是不夠的,還必須能回答問題,引導學生用筆在字里行間、文章的空白之處圈點重要的詞,劃出重要的段落,或把自己的閱讀感受以讀書筆記的形式記下來。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盡管不是教學的終極目的,但是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旦被激發起來,并且保持下去,他們就會廢寢忘食、津津有味、如饑似渴的去讀書,要是果真能出現這種局面的話,那么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便指日待了。
古今書籍,浩如煙海。哪些才是最適合學生閱讀的呢?這就看為師者的選擇能力了。讀物過難,往往遏制了兒童的閱讀興趣;過易,則讓他們不用費腦筋思考,讀一遍就會扔在一邊。只有選擇難易適中的、生動形象的、最適合兒童年齡段的讀物,才能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求知欲望強,對各種新鮮的事物都很感興趣,但對書刊的選擇往往受興趣的支配。對他們而言,讀物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啟發性等方面中,趣味性是第一位的。正如著名作家畢淑敏所說:“好的文學作品就像維生素一樣,好的童話更是富含維生素的橘子和鳳梨……它們不是長篇累牘的說教,而是沁人心脾的透析;它們不是枯燥無味的教條,而是幽默風趣的聊天;它們不是耳提面命的訓導,而是月朗星稀的悄悄話;它們不是把你的思緒當成自己的跑馬場,而是朋友般的促膝談心,直到永遠?!?/p>
在具體的操作中,除了《課文課程標準》要求的古詩文和建議的課外讀物之外,我注意了緊扣教材推薦相關讀物。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我引導學生先后集體閱讀了《草房子》《男生賈里》《王子與貧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青鳥》等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佳作帶給了學生美的享受,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
在指導學生閱讀書刊的過程中,還應特別注意多方面擴展兒童的閱讀視野。除歷史文化經典之外,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當代媒體,在報刊乃至網絡媒體的閱讀中,感受時代的發展。
堅持每日3分鐘的聽說訓練,我一般把時間安排在語文課前,讓學生輪流上臺,交流課余時間閱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讓大家或說一故事,或講一笑話,或背一首古詩,或說一說從電視上看到的新聞、新鮮事兒等,讓講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愛上課外閱讀;讓聽者在講述者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感受課外閱讀的誘惑。
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我常會利用各節日、班會定期舉辦開展閱讀匯報,展示閱讀成果。例如:演講比賽、成語故事會、詩歌朗誦、新書推介、評選書蟲、讀書筆記展示等比賽活動。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及時地鼓勵,給予學生一定的精神鼓勵(如上面講到的評選“閱讀之星”)和物質刺激(發給學生新華書店的購書卡或者圖書),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與熱情。
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如每學期新華書店都會給我們發一些課外讀物,如《走復興路圓中國夢》《祖國在我心中》《雷鋒的故事》等。我不但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認真閱讀,還讓學生寫出讀后感,先在班內評選,再優中選優,參加學校的評選,后來進一步篩選,參加市里舉行的征文評比及讀書演講比賽。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是有靈性的生命個體,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產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學生的口說教師想說的話,并為他們提供"與人交流"的機會。閱讀教學中,讀要充分,讀要有指導,讀要有層次。指導時要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評價的方式多樣化,如,教師讀學生評,學生讀教師評,學生讀學生評,自己讀自己評;評價的語言富于變化而且情趣化,可以巧妙結合課文內容贊賞或委婉地提示。
總之,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需要廣大教師的長期實踐和努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愛上閱讀,使閱讀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念書,而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獲取語文知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閱讀是讓學生自覺愛上讀書,讓學生成為讀書的主人,并從中找到自己的獨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