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曉微
(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第一小學,河北 保定 074300)
學生剛剛踏入寫作的門檻,大多會產生畏懼心理,不知從哪兒下手,這就需要老師從學生心理入手,開拓創新,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促使他們經常動筆,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可見,興趣是多么重要。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使他們由怵寫作文變為愛寫作文、樂寫作文。低年級的孩子們常常喜歡在墻壁上、教室的黑板上寫寫畫畫,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自我表白”的早期行為,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我們來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讓孩子們把想表達的畫下來,然后在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他們就會津津樂道地說起來,說完后其他同伴可給予補充,這樣也吸收了他人的長處。這樣的設計給學生以很大的空間,學生在畫畫寫寫中享受到了創造帶來的無窮樂趣,符合兒童愛幻想的年齡特征,使寫作成了一項創造性的活動。還有針對孩子們對游戲特別感興趣的特點,我就先組織學生玩“獅子老虎”、“一根蠟燭”等有趣的游戲,再組織他們練習說話、寫話。孩子們有了生活素材,說起話來就興致勃勃、爭先恐后,寫起話來,也生動感人。也可利用兒童喜歡的圖片,讓他們欣賞,啟發兒童積極思維,讓兒童的思維能力得以培養。
小學生剛接觸作文,所以作文的命題范圍應比較貼近生活,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教師可以多出一些諸如“我覺得”“我是這樣做的”此類的題目,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有更多的素材可選,使他們覺得寫作文并不太難,逐步樹立寫作信心。如果要求太多限制太多,學生的畏懼心理就會加重。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總體特點,選擇適當的作文題目,開發學生的寫作潛能,使學生覺得有話可寫,有話想寫。
“情以物遷,辭以情發”,葉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這說明創作的沖動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情。敘真情是學生寫作的一個靈魂,只有親眼所見,親耳聽見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因此要作為教師的我們能抓住時機,適當點撥。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走近學生的生活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態度等等,然后圍繞他們感興趣的或應及時解決的問題來開展寫作。
放大優點,快樂習作放低要求,消除障礙。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小學生的自尊心、上進心是靠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建立起來的,也是在肯定和表揚中成長的。對低年級學生要求不要太高,他們的作文就是簡單地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記錄下來。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善于發現文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興趣。用詞用句很有問題的學生更是如此,千萬用不得哪怕一點點的嘲笑,尤其是學生活動時,老師要對全班同學給予正確的引導。由于喜歡上了作文,所以學生們寫作能力會提高很快。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角度出發,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創新。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因為識字不多,閱讀的能力有限。隨著拼讀能力的提高,識字量的增加,學生基本能獨立閱讀了,我們應重視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培養他們的課外閱讀習慣。我會指定一些學生喜歡的讀物如《美女和野獸》《白雪公主》等讓他們去閱讀,從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同時注意評價監督,讓學生體會閱讀的成就,體驗閱讀的快樂,為寫作提供必要的素材。學生的作文積累內化,最終達到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的目的。
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學中,引發學生的想象思維也很重要。教師要在課堂上經常為學生創設激發想象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想象思維,培養他們的想象創造能力。比如可讓學生自帶玩具編寫童話,請學生小組合作為其中的一些玩具確立關系,像孩子們生活中玩的那樣,發揮想象編故事,編對話,老師先引導學生進入童話境界,來一個故事的開頭,然后提幾個引導性問題,比如“兔子和老虎在哪相遇了?他們成了好朋友還是敵人?做了些什么事讓他們有這種關系了?……”然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補充,使想象更加充實、生動,直到編寫成一個完整的童話。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得到了自主學習,充分表現的機會,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想象思維得到引發和鍛煉,寫作興趣也提高了,寫出的作文也比較充實生動。如此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環境,讓他們自主,大膽想象,地步入到的奇妙世界里去,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