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泯水
(四川省沐川縣幸福中學,四川 沐川 614500)
初中的數學教學,每當學生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進行復習并測試,是目前教學中經常采用的教學方式。學生對本章節的掌握、鞏固情況,直接影響下一章節的教學效果。下面就筆者在數學單元測試中的想法和做法,與同行們作一交流和分享。
組織單元復習時首先讓學生明白該章節的重點和考點,對照重點和考點加深教材中基本概念或運算公式的理解,由學生自主復習完成。其次是對計算、證明或有關應用的加深鞏固。這一環節以小組合作、結隊幫扶的形式展開。教師給出復習材料或指定相應資料,由各小組的組長、副組長或分隊的隊長立刻召集自己的隊員會聚在指定的角落,站立的組員面對材料上的練習題一一講解解題思路、方法及注意事項。組員若輪到不理解或不會講解的,組長馬上接著講解,直到組員理解會講會做為止。
測試前要告知學生,本次評比的主要對象。如果是全班學生參與評比,可由老師來組織完成;若只是評比組員,可由組長(副)組織,循環交叉督促測試,即一組的固定監督二組的,二組的固定監督三組的,┈┈依此類推;若只是評比組長(副)、結隊隊長,可由評價組的組員循環交叉督促。為了嚴肅考風考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考試習慣和品德,特別規定考試時學生將自己的答卷遮住,若被別人偷看或舉報屬實,雙方同時扣減小組總分。這樣,測試過程用不著老師多花精力,小組之間自然形成了相互督促、控制抄襲作弊的動力。
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把單元測試的參考答案準備多份并打印(或制成幻燈片),測試后立即發給各閱卷組,并在幻燈片上(小黑板)出示或張貼在信息欄內。既要讓閱卷的學生清晰看見,也要讓其余組員及時觀看、思考、分析和校正。
測試結束的指令以鬧鐘為準。鈴聲響后,評價組長到老師處領取參考答案(或直接觀看大屏幕)并領會給分要領,同時副組長將所轄小組的試卷交給評價組,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閱卷和總分登記工作。閱卷中規定:最后完卷的小組,總分會被扣掉10分;錯閱或不公正的分差將在閱卷組中扣減。這樣,閱卷既為老師節省大量時間,提高閱卷效率和質量,又為學生進行了一次鞏固,也讓閱卷學生領會和感受到他人較好的方法和思路,更強化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辯別能力。
組長將閱好的試卷返回給相應的小組復查、核實,雙方達成一致后便開始登記、計算該組的總分、平均分,個人的達標情況和結隊的合格情況,再上報科代表,由科代表或學習委員公示在黑板上或幻燈片上。
測試后的評比主要以小組為主、結隊捆綁評比為輔,這將會大大促進組員間的相互配合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為了調動小組的積極性,讓三分之二的小組獲得受表彰加分資格。參與評比的方式可靈活選用一種或兩種:一種是全體組員的得分加入該組評比;二種是組長、副組長的個人得分僅占三分之一,組員的得分占三分之二參加小組評比;也可以只評比組長、副組長的組員或結隊隊長的幫扶對象。一般而言,以組為單位參與的評比,多按各組(以七個小組為例)平均分的位次,該組組員分別加分:0.7分、0.6分、0.5分、0.4分、0.3分、0.2分、0.1分。
測試完后學生已經觀看、分析、討論了試題的解題思路、方法和過程,對檢測時沒弄懂而能問懂的問題,多數學生已從自己的小老師或幫扶隊長處找到了答案,所以評卷主要采取組內評講和全班評講兩種形式。組內評講由小組長向本組組員講解試卷上剩下的疑問、搜集本小組建議。全班評講主要是評講組內評講時沒有講清楚的部分或有爭議的問題,或闡明自己新的觀點、見解,教師對學生的評講只作必要的補充。對于部分組員的仍然沒有解決而又應該解決的問題,交由幫扶組長或結隊隊長課后完成,并給組員單獨布置一定作業,在糾錯本上加深和鞏固2至3遍,最后基本達到絕大多數學生搞懂應該搞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