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婧
(貴州省銅仁市玉屏縣田坪鎮中心完小,貴州 銅仁 554000)
隨著新時代語文教學的發展,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也需要推陳出新,以不斷適應語文教學新規律、新理念、新課標,唯有如此,才能為語文教學的深入發展保駕護航。小學生的語文基礎不足,其語文素養的提升幾乎全部依靠教師的教學,因此,教師的教學行為顯得尤其重要。
當前的語文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在很多學校,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陋習依然是主導,學生只能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方法上,很多教師受應試思維的影響,也是重講解輕閱讀、重主導輕自主、重灌輸輕啟發、重分析輕感悟,和語文教學意義背道而馳,導致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的特點難以彰顯,學生無法認識到語文學習的意義,諸如此類的不良教學行為,都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切實改進,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學發展做出應有的探索。二、改進教學行為,提高語文教學成效的策略。
(一)注重學習興趣的激發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語文學習,小學生的閱讀量不高,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都一般,如果沒有興趣的激發,教師教學再出色,也仿佛對牛彈琴,學生難以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鑒于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全部出發點和落腳點,借此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葉圣陶的《荷花》時,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想一想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篇課文著重寫的是荷花的美感,讓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所以,教師應循著這樣的思路,從提升學生對美的感悟上出發,思考教學行為。教師可以打開大屏幕,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出一片在微風中搖曳的動態荷花視頻,然后再準備一首歌曲,如:《荷塘月色》,把歌曲音量調到剛剛能聽到的范圍,避免歌曲沖淡了課堂氣氛,這樣,教師就可以給學生閱讀課文,使學生帶著身臨其境的感悟,與荷花融為一體,與情境融為一體,將學生的情感充分激發出來,這樣的課堂,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語文魅力的彰顯,給學生帶來別開生面的藝術享受。
(二)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進
語文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每種方法都應該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文化品位,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為目的。作為教師,一定要摒棄僵化保守的教學思想,要與時俱進,多交流、多探索,積極學習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指導語文課堂。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三顧茅廬》時,因為劉關張的故事很多,小學生都從各種電視、動漫及圖畫書中有所了解,所以,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給學生講解,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變通思路,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成為一個參與者,讓學生自己閱讀,使小組合作交流,然后獲得人文感悟。教師的角色只是向學生提問,問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的閱讀理解方向。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一些建議,如: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表演,自己尋找表演伙伴、道具,自己分析課文對話內容,感受語言張力,然后把閱讀體驗融入情境表演,這便要求學生要對課文內容熟稔于心,這樣才能在表演中駕輕就熟,此方式間接促進了學生的閱讀質量。待小組表演完畢,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表演進行評價,給學生自信和勇氣,并對優勝小組進行物質獎勵,整個過程,教師的教學行為都是參與,沒有主導,但學生的興趣及閱讀效果卻非常好。
(三)注重教師素養的提升
改進教學行為,既需要學校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為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增加教師的教學榮譽感和使命感,讓教師安心教書,教師也應從自身做起,養成自覺意識,做一名有理想、有文化、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語文教師,用忘我無私的愛心、專心致志的細心、春風化雨的耐心去引導學生,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加學生的審美能力。語文歸根結底是人學,是教育人怎樣為人處世,怎樣成為一名有情感、有愛心、有良知的人,因此,只有教師自己是一名高尚的人,其教學行為才能契合語文教學內涵,教師必須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
(四)裝飾思維的舞臺,實踐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性
語文教學離不開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創新教育是一種“活”的教育,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改善師生關系等,都是語文教學質的飛躍。創新的課堂離不開知識的補充,教師應汲取優秀經驗,同事間相互借鑒,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提高教師機智。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得益于扎實的知識文化基礎,相互競爭又合作的學習氛圍,積極健康、開放和諧的社會環境,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唯有如此,其實踐能力才能不斷加強,進而提高創新思維。創新性教學與開放性思維相通,都要求教師有多樣的教學手段。例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詹天佑》一課,講解文中的“中部鑿井法”時,學生的空間感弱不易理解,一般需要教師繪圖展示,為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可先發給學生一張紙,讓學生讀課文,自己畫“中部鑿井法”的示意圖,并結合圖畫,同學間互相檢查,互相講解圖意,此時,學生表現欲強,爭著上臺講給大家聽,此時課堂富有情趣,學生思維活躍,創造力被激發,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五)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達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目的。小組學習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教師講解獲得的知識印象更為深刻。
教師作為語文課堂的建構者和引導者,其自身的文化素養及教學理念,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進一步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嚴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投入到小學語文教育中,為語文課堂的高效推進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