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義
(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峙灘學校,江西 景德鎮 333419)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教師在教授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應該對學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質進行教育。不過,對于很多數學教師來說,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有著十分便利的條件:第一,對于數學學科本身來說,其結構體系、知識形成的過程和辯證唯物主義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不僅反映客觀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變化規律,還是人類理性思維的體現。因此,通過數學學習,不僅可以擴大知識面,開闊知識視野,而且能促進良好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第二,數學具有較高的嚴密性、邏輯性,是一門具有理性精神的學科,而這種精神則是人們在追求真理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適時滲透德育,讓學生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自主運用數學思維,并用這種思維來改造世界。
當前,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新教材中有很多和德育有關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旨在一方面將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呈現出來,使學生產生親近大自然的情感;另一方面,讓學生發現大自然資源有限的同時,形成節約、愛護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數學教學中,教師還應讓學生認識到當前人類面臨的資源危機和環境危機,使學生能從自己做起,節約資源,保護大自然。雖然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新教材編排了不少有關德育的內容,但在實際教學中,擁有培養學生德育意識的教師并不多。不過,這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已經注意滲透德育,并獲得了一些效果。
當前,雖然創新教學已經開始踐行,但因為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所以很多數學教師還是以提升學生成績為主要目的展開教學。筆者對10個小學班級的數學課進行調研,發現只有3位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了德育滲透。再通過對比各個班級的課程表后發現,所有班級的課程都排得很滿,其中排課最多的學科就是數學和語文。由此可見,數學教師的教學任務并不輕松,僅僅是為了不延誤教學進度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很難再有時間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可以講述著名數學家故事的方式來進行,因為凡是有所成就的數學家,無不是勤奮好學、樂于鉆研的。通過一些體現鉆研精神的數學家故事,培養學生不斷探究的學習品質和愛國精神。例如,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新教材五年級上冊哥德巴赫猜想(偶數情形)時,教師可講述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小時候,陳景潤的家中并不富裕,但即便如此,陳景潤也沒放棄對數學的熱愛。面對精神上的壓力以及生活上的重重困難,陳景潤依舊保持著這份堅毅的品質。最后,他終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在數學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陳景潤之所以能堅持下來,除了因為他對數學深沉的愛之外,還有他所具備的堅毅品格……”
數學課堂中的導學,通常都是以講解數學背景知識和習題的方式進行,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大致了解教學目標,而德育的滲透便可融入數學背景知識的講解中。例如,教學《減法》一課,教師在導學時就可以為學生講述結繩記事的數學背景知識,讓學生通過這個故事知道我國祖先的過人智慧,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以及數學和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又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課時,教師可以用我國的國旗作為探究素材,也可以紅旗中的五角星來讓學生進行猜想——五角星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在將圖形呈現出來后,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各抒己見。在相互討論和交流中,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對五角星進行深入探究。同時,教師還可以講述有關五星紅旗的故事,使學生受到熏陶,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理解和掌握了圖形的知識,還學習了先烈的愛國事跡,形成民族自豪感,這對學生愛國熱情的培養作用巨大。
數學教材中有著豐富的數據和圖表,教師教學時可將其作為工具,教會學生看這些數據和圖表的方法,引導學生明晰數據和圖表背后的含義,對學生滲透相關的德育。例如,教學《變化的圖形》一課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將這一內容中所有的圖形呈現出來,通過直觀化的圖形,使學生理解與掌握圖形的特征。另外,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存在各種數據,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在學生的探究中適時滲透德育,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究欲望。
除了在數學課上滲透德育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自身的言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以達到影響學生品格的目的,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因此,無論是在校園中、課堂上,還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都應將自己所具備的良好品德展現出來,并不斷提升自身修養,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例如,教學《求平均數》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小組合作分糖果,再讓小組代表匯報各種分糖果的方法,最后全班進行交流討論。在總結歸納時,教師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挖掘出更多的計算方法,如“移多補少法”“先分后合法”等,并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與學生一起分析這些方法的優缺點。這樣教學,教師的探究精神和求知品質會言傳身教地感染學生,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且有利于教師適時滲透德育,真正做到將數學教學和德育滲透完美融合。另外,教師還應該在了解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豐富滲透德育的形式,注重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的優秀品質、人格得到強化,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德育是教育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應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是小學教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數學課堂更是培養學生理性精神、核心素養的主陣地。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基于教學實際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科學合理地滲透德育,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水平、正確的價值觀和強烈的愛國精神,成為祖國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