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錢家店鎮孔家學校,內蒙古 通遼 028000)
情感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心理活動,對每個人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情感教學已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小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的重視情感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心理情況開展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樂的進行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就小學英語情感教學的重要性及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首先,教學方法單一。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仍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同時加上學生缺少接觸英語的時間和空間,與他人進行溝通都是運用漢語,缺少英語的交流環境,缺乏英語氛圍的渲染,使得學生缺乏英語實踐練習的機會,從而英語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1]。其次,學生對英語缺少學習興趣。小學正是學生思維活躍和性格脫跳的年齡階段,在課堂學習中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學生極易產生抵觸和厭惡的心理,導致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嚴重降低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師生之間有很強的距離感,缺少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構建。
情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能有效的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形成積極探索的動力。同時,加上英語作為一門新開的課程,學生有著極強的好奇心,此時借助情感教學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反之,教師如果只是單一的進行重復的教學,那么很快就會消退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抵觸的心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各種消極的情感,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具有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學生在小學這個階段仍然處在發育期,心智和心理都處于不成熟的時期,在這個階段,他們身上有一些情感豐富,對事物非常的敏感的特點,對教師和同學有很強的信任感[2]。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得到教師的鼓勵,對小學英語教學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基于上述,教師在運用情感教學時,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同學之間不僅是師生關系,更是朋友之間的關系。教師用個人獨特的魅力來鼓勵學生進行英語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受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心理抗壓和抗挫折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因此,教師可將生活化教學運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英語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體會英語在生活中的應用[3]。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不僅豐富了教學資源,更進一步提高了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的視頻、圖像、聲音等特點,將英語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帶給學生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實現情感教學。例如,在教學《What time is it?》一課時,教師可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情境對話,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掌握詢問時間的一組問答句:What time is it? It’s …… o’clock. It’s time for ……It’s time to ……等等,從而在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作息時間。
英語由于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在學習時常常會處于盲目的狀態,在課堂上不敢積極的發言,對教師組織的活動也缺乏主動性。對此,教師要做好正確的的引導,對學生多進行鼓勵和表揚,多為學生創造發言的機會,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要為學生設置明確的目標,使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進而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通過情感教學,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所以,教師要靈活的將情感教學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推進小學英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