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莎
(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119)
小學音樂課堂的開設,可以陶冶學生情操,豐富樂理知識,為日后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但許多學生無法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中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如何在實現高效率音樂課堂就成為教師所值得探討的問題,經過多年研究,將游戲教學法融入音樂課堂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趣味性,從而大幅度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
音樂游戲的游戲內容并不是隨便設計出來的,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音樂規律,在游戲的過程中插入一樂理知識,音樂游戲存在的意義是輔助教師完成音樂教學。在教育過程中選用游戲的方式,符合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的性格,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魅力,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下,有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樂理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對其知識點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難,加之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失去學習熱情,導致學習興趣不高[1]。將游戲巧妙的結合樂理知識,學生在娛樂中也能學到知識,真正的做到寓教于樂,例如,將音樂音符制作成卡片粘貼在學生胸前,教師隨機說出音符,粘貼相應音符卡片的學生要站起來并唱出一句含有該音符的歌曲,進而增強音符的記憶能力,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
傳統課堂教學中,課堂氛圍沉悶,教師授課方式單一,課程內容抽象難以理解,學生對此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學習消極學習散漫的狀況發生。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摒棄原有的不適應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積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方式方法,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活躍課堂氣氛,營造出歡樂輕松的學習氛圍,開展更高效的音樂教學課堂。避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較差的情況愈演愈烈,音樂游戲的加入讓學生體驗到課堂的趣味性,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游戲輔助教學,學生能夠從游戲中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以及音樂水平,使小學音樂課堂達到其預期教學效果,課堂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主要注重的是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沒有積極的參與進課堂中,學習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學生的參與感不強。音樂課堂中加入音樂游戲,充分的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積極性,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學生因為參與進音樂游戲中,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從而牢記教師在游戲中所講述的音樂知識。不僅如此,游戲還可以鍛煉學生各方面能力,例如,聽覺能力、洞察能力、組織能力等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都會有所提升[2]。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想象能力,為音樂游戲提出更有趣更新奇的點子,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音樂歌曲進行表演,增加學生們之間的團結能力,有助于增進學生們之間的感情,促進班級和諧。例如,在學習《蝸牛與黃鸝鳥》時,教師可以讓男同學扮演蝸牛,女同學扮演黃鸝鳥進行對唱,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感。
音樂游戲的設置必須符合學生的發展階段,為不同年級段開設不同的音樂游戲。低年級的小學生是指1-2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還沒有構建出良好的學習體系,學生好奇心強,急于在教師面前展現自己,對色彩鮮艷的圖畫,有趣的故事情節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教具來引導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3]。中年級的小學生是指3-4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高年級的小學生是指5-6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情感,身心發展都有了較大的變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用注意觀察學生們的學習情緒,教學過程中應具備充足的耐心,不可以強制性逼迫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在音樂教師采用游戲教學法時,一定要充分結合音樂教材,立足于教材知識,教師不能一味的游戲而忽視教學內容。教師在創設游戲時要明確學生所處階段的學習內容,將二者靈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好的學習到音樂知識,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將游戲教學法運用進小學音樂課堂中,以游戲的形式將音樂知識傳遞給學生,轉變傳統課堂中的枯燥乏味,增添課堂的趣味性,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歡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激發出學習興趣,對音樂產生學習熱情,為日后的音樂學習奠定基礎,游戲教學法的實施,可以充分利用游戲教學資源,通過游戲不僅使學生學習到樂理知識還增加學生的各項技能,開發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內涵和音樂素養,同時也實現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高質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