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匯泓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 南京 210046)
當前,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生學習任務繁重,體育鍛煉的時間不斷壓縮,學生體質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十分不利。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學科的地位不斷提升,并且受到了公眾和社會的高度重視,通過體育教學可以提升學生體質,幫助其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花樣跳繩屬于一種創新性的運動項目,其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鍛煉性,符合當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身心特點,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中,需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提升教學效率,發揮花樣跳繩的教學價值,喚醒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實現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均衡發展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通過花樣跳繩訓練,不僅能夠鍛煉和提升學生體質,還能夠實現其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花樣跳繩學習較為簡單,學生在訓練中更容易收獲自信,體會成功帶來的喜悅,進而提升學生的體育自信心。同時,花樣跳繩運動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學生可以大膽、自由的創新,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
花樣跳繩運動以“跳”為主要技術動作,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做到手腳一致,并且調用身體各個部位的骨骼和肌肉,實現身體素質的發展與提升。同時,通過花樣跳繩訓練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平衡度和協調性,為其以后開展復雜性和高難度的體育運動夯實基礎。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實行,體育學科作為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其在教學改革中,以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和創新能力作為重要教學目標,但是以往的體育教學更加關注體育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與教學目標相違背。花樣跳繩運動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其可以有效彌補以往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優化體育教學結構,培養以及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花樣跳繩運動不受空間和場地的制約,不需要寬闊的空間和操場,學生只需要一根跳繩、一個足夠揮動跳繩的空間就可以開展運動,教學訓練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同時,花樣跳繩運動還不受課堂時間的制約,在完成課堂教學后,利用課余時間學生就可以完成運動,提升了該項運動的健身性和普及性。花樣跳繩運動還不受氣候環境的影響,如果遇見大風、下雨以及下雪等惡劣天氣,在室內就可以完成訓練和教學。靈活性是花樣跳繩運動的重要特點,是該項運動得以普及的重要優勢。
花樣跳繩是一種從跳繩運動演變而來的運動項目,其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創意性,學生可以結合個人創新思維進行動作設計,在具體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掌握跳繩技巧,同時還可以發展個人的創新思維,對實現小學體育育人目標具有關鍵價值。
在開展各項體育教學中,都需要以體育設施作為硬件基礎,為了滿足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需求,學校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和費用用于更替和采購相關體育設施,例如呼啦圈、體操墊、跳箱、排球、足球以及籃球等。花樣跳繩主要利用跳繩完成體育運動,不需要其他任何體育器材,教學成本較低,同時,花樣跳繩所具備的鍛煉功能是其他運動項目難以比擬的,不僅具有較強的經濟性,同時還具有較高的鍛煉價值。
歸類教學法是花樣跳繩訓練中較為常用的教學方法,其主要是指通過對跳繩動作進行匯總和歸類,組織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進行學習和訓練,促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練習中掌握相關技巧、提升跳繩水平。同時,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已經具備了運動基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創新動作,在提升和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基礎上,培養和來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小學生性格單純、思維簡單,喜歡和小伙伴做游戲,并且在游戲中獲取能力和知識,因此,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行為習慣,積極引入游戲教學中,通過設計形式多樣、趣味生動的游戲,促使學生體會到花樣跳繩運動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進而主動參與到運動中。例如教師可以在訓練中引入“長跑比賽”,比一比哪個學生跳的時間最長,夯實學生的跳繩基礎,鍛煉其身體素質和節奏感;又例如,教師可以引入“小組接力跑”比賽,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每個小組中成員以“騎自行車”的跳繩方式完成150米距離接力跑比賽,最先達到終點的小組即為優勝團隊,通過這一競賽游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跳繩水平,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以及集體榮譽感。
在花樣跳繩訓練中,引入互動教學法可以實現同學之前和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通過互動落實各項訓練環節,對提升學生的跳繩水平、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在傳授基本跳繩技巧后,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訓練,每個小組自主探究不同的花樣跳繩動作,在探究中喚醒其對跳繩運動的熱情和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與學生進行創意比賽,比一比教師和學生誰的創意動作更漂亮。通過應用互動教學法,可以為學生創設濃郁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訓練中,進而提升訓練的效果和趣味性。
示范教學法是當前花樣跳繩訓練中最具實效性的教學防范,其主要是指教師進行動作示范,包括跳繩變化、跳繩步驟等內容,促使學生通過觀察掌握跳繩的技術方法,模仿教師完成學習和訓練。在花樣跳繩訓練中,示范教學法適用于零基礎的學生,通過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夯實運動基礎。
由于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身體素質、運動天賦和創新意識存在差異,在花樣跳繩訓練中,難免出現一些學生學得快、一些學生學得慢的情況,如果教師進行統一訓練,則導致學得快的學生“吃不飽”、學得慢的學生“吃不了”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引入分層教學法,將跳繩水平和能力相當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進而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通過分層教學可以提升課堂訓練效率,保證所有學生都獲得進步與發展,避免挫傷學生對花樣跳繩運動的參與熱情,促使學生體會到運動帶來的快樂,進而更好的享受體育運動。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已經在教育領域獲得廣泛而深入的應用,并且取得顯著的應用效果。由于體育教師自身的花樣跳繩水平參差不齊,在開展訓練中難免存在技術動作示范不到位的情況,不僅容易對學生帶來誤導,甚至阻礙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引入視頻教學法,組織學生觀看各種花樣跳繩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觀摩中激發對跳繩運動的興趣,不斷提升其技術水平。
興趣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有興趣的學習行為是高效且主動的,因此,教師在開展花樣跳繩訓練中,需要注重喚醒學生興趣,以興趣為驅動,促使其主動參與到運動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下載一些有關花樣跳繩運動的趣味圖片或者比賽視頻,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培養其對該項運動的興趣;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為學生營造富有趣味性和生動性的教學環境,緩解學生在課堂中產生的緊張感和壓力,促使其在和諧歡樂的氛圍下享受花樣跳繩運動的快樂;最后,教師要注重利用幽默溫馨的語言開展教學,避免過于嚴厲而導致學生對花樣跳繩出現抵觸和厭煩情緒。
教學評價作為花樣跳繩訓練的關鍵組成部分,教師需要結合當代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優化和改進,多給予學生正面性以及鼓勵性的評價,提升其對跳繩運動的信心。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中,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將其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以學生的進步幅度作為重要的評價標準。
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學校要積極組織各種形式多樣的花樣跳繩比賽,將教學訓練與日常生活充分結合,在鞏固學生花樣跳繩技術的同時,起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幫助其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蓬勃發展,公眾更加重視體育運動,全民運動理念的提出,更是在各個城市中掀起了一股健身熱潮。花樣跳繩作為一種新鮮和流行的運動項目,其具有創意性、經濟性以及靈活性的優勢,并且在我國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花樣跳繩訓練教學中,需要結合當代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身心發育規律,合理應用各種教學方法,提升課堂訓練的趣味性、生動性以及鮮活性,促使學生可以體會到跳繩運動帶來的快樂,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對其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