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東花
(河北省固安縣特殊教育學校,河北 固安 065500)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發病年齡常在2.5~15周歲。孩子患自閉癥(孤獨癥),不僅嚴重影響到正常學習、健康成長、生活自理,還會給家庭和社會也帶來嚴重負擔。自閉癥兒童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癥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大多數患兒言語很少,嚴重的病例幾乎終生不語,會說會用的詞匯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兒會說,也常常不愿說話而寧可以手勢代替,不會提問或者回答問題,存在較大的語言障礙;自閉癥兒童常常在較長時間里專注于某種或幾種游戲或活動,如單調地擺放積木塊,每天走重復的路線,做重復單調的動作,一旦更改便表現出焦慮哭鬧的現象,甚至自傷自殘。不喜歡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往,即缺乏社會交往技巧。有些自閉癥兒童特別的敏感,他們害怕與人接觸,不敢與人目光對視,自閉癥兒童與人交談時通常是低頭斜視狀或者看旁邊。
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有效特殊教育的主要目標是教會他們一些有用的社會技能,比如簡單生活能力、與人交流的方式和技巧、與社會環境協調的能力等。當一個孩子被診斷為 “自閉癥”后,如果被排斥在同齡伙伴的集體之外,要想獲得良性發展的前景是渺茫的。這就需要一些專業的、具備自閉癥兒童教育資質的機構,讓自閉癥小朋友生活在一個有助的、愉快的氣氛中,采取各種不同有效的教育手段,可以促使其癥狀得到很好改善和恢復。針對自閉癥兒童的狀況,結合本人多年來在自閉癥兒童教育方面的經驗,就自閉癥兒童教育方法進行如下探討。
一、創造合適的學習環境指導、訓練自閉兒童時,要靈活地創造適合的學習情境,誘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一般家庭在得知孩子為自閉癥或是自閉癥傾向時,多會造成有形無形的壓力,通常焦慮、緊張、無助,甚至埋怨自己或家人, 對問題的解決毫無意義,孩子的狀況不是父母所造成的,此時更重要的是正確調整心態,視之為不可避免的現實,更加團結起來一起合作幫助孩子,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二、采用互助互動的教育方式,孩子之間多接近、多關心,給孩子以溫暖。“互助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采用互助式教育可以促進孩子之間、孩子和老師之間的團結合作,開展一些互助游戲,增加孩子之間互相幫助的精神,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由于自閉癥兒童不愿與人交流、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開展互助互動教育方式,不能過于急躁,要一步一步逐漸激發孩子的注意力,克服困難,打開自閉癥兒童的心扉。對一些輕度自閉癥兒童可以組成小組,然后在小組成員中開展各種互助教育,例如繪畫、折紙等,讓孩子之間互相觀摩、討論,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
三、注重教學方法與技巧自閉學生在學習新的事物時,會抵觸正常學習方法,對新事物冷漠,當老師方法不當時,容易讓自閉兒童產生不適應的行為,包括發脾氣,無法表達情緒或拒絕時的自我傷害或傷害指導者,如果這些行為出現頻繁或強度很大,便會干擾他們的學習與訓練,效果也打了一個折扣,所以老師要利用患兒喜歡的視覺玩具或依賴的物品作為誘餌,以幫助患兒配合;盡量將指導.訓練項目分成若干個小部分,逐一學習;指導者說話語氣要堅定,音亮大而慢, 指示內容清楚.簡單,不要讓他們同時完成兩個指令;獎懲要分明,最好即時獎懲;疊式階梯型強化。
四、教育訓練應個體化、系統化。根據兒童的狀況因人而異地進行治療,并依據教育反應隨時調整方法。自閉癥教育訓練具有積極性,教導兒童的社交技巧,并讓他們懂得如何溝通,當長大時如何幫助自己。該教育手段主要運用蕩秋千、蹺蹺板、自由滑梯等游戲設施對兒童進行訓練,可以增加兒童的語言能力,多動行為可以獲得較好的改善。
五、多樣化學習和交流技巧。對于自閉癥兒童的教育,不一定只限于教室來教他,生活中相關的人、事、物作為計劃的變化組合,使教育內容多樣化。例如,對于天天專注于堆積木的孩子,可以經常換不同的積木塊,讓他知道不同的堆積方法可以組合成不同的物塊。如看見有其他小朋友隨口吐口水,就要教他“那樣是不文明的行為,不要學他”等等,要根據不同實際場景來進行多樣化的教育。
輔導教育患有自閉癥的孩子,是一項辛勤的工作,只要教育者付之以極大的耐心與堅持,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古人云“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和訓練,自閉癥兒童能得到康復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