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輝
(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qū)安居小學校,四川 遂寧 629006)
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關(guān)系著學生整個語文課程的學習。如果忽視對學生平時的朗讀訓練,就會讓學生變得羞于表達。不能大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可見,朗讀教學非常重要。
好的教師善于通過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來促使自己教學目標的完成。學生通過朗讀可以從中體會到文字之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情感智慧。
口頭表達能力即通過相應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完成與他人的愉快的交流。口頭表達語言和書面語言相對應,它代表著一個人的說話水平。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能清晰、流利、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語言表達是學生與他人進行交流的基礎,學生擁有了良好的交流表達能力,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獲得自信,從而提高自信心[1]。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而學生對于中心思想的把控往往不夠準確。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來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深刻體會作者的情感。通過朗讀,學生也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感受到作者的情懷,比如對祖國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懷念,對大自然的向往,對某一事物的喜愛等,通過這些,也能加深學生對所學事物的認識。
一味地說教或單一的講述會讓學生覺得無趣,缺乏熱情。而朗讀卻是富有變化的。學生能在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中感受情緒的變化,可以在輕重緩急的語速中感受環(huán)境的變化,在停頓換氣的過程中感受節(jié)奏的變化。通過這些變化,會讓課堂變得豐富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語言是充滿魅力的,也是具有美感的。在優(yōu)美的語言中,學生能感受到它獨有的吸引力。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得被一些美好的片段所吸引。學生會邊讀邊進入想象:郁郁蔥蔥的森林,芬香撲鼻的花園、潺潺的流水、唇齒留香的食物,習習的微風,這些都會讓學生產(chǎn)生對于美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2]。
朗讀教學想要達到預期的成果,就要注意在指導中的方式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
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電腦的普及,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圖片、播放音樂、觀看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在教學《雷雨》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出示烏云密布和閃電的圖片讓學生感受雷雨之前的壓抑、沉悶,之后可以播放狂風呼嘯和打雷的聲音,讓學生感受雷雨即將到來的緊張感,讓學生在朗讀時會不自覺的放低聲音,讀出雷雨前的沉悶感、緊張感。在教學雷雨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具體的視頻,讓學生感受雨越下越大,密密麻麻砸下來的場景,體驗身臨其境般的真實感。這樣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就可以體會到雨越下越大的感覺。在教學雷雨后時,教師可以出示圖片:雨后天上的彩虹,出來呼吸新鮮空氣的小動物,經(jīng)過雨水洗禮鮮綠的樹葉,被雨水沖刷干凈的馬路。讓學生感受到雨后清新的感覺,從而在朗讀時,讀出雨后的美感。通過這一系列展示,學生在朗讀時,更能準確的讀出相應的感情。
首先,要注意對學生重音的指導。在朗讀時,一些詞進行重讀,可以起到突出強調(diào)的作用。例如,在《她是我的朋友》中,對“她”和“朋友”進行重讀,可以突出阮恒對這位朋友的重視,甚至可以為她付出生命。
其次,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語調(diào)的指導。語調(diào)包括升調(diào)、降調(diào)、曲調(diào)、平調(diào)。在朗讀陳述事情的語句時,一般使用平掉或降調(diào)。在朗讀表達命令或者勸告、禁止的句子時,一般采用升調(diào)。而在朗讀表達疑問的句子時,基本采用升調(diào),在朗讀表示反問的句子時,一般使用曲調(diào)[3]。
最后,要注意對學生停頓的指導。我們都知道有標點符號的地方是需要停頓的。而沒有標點的地方我們可以根據(jù)句子的具體意思來進行停頓,在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也可以稍微停頓來進行強調(diào)。但要注意停頓時間的長短,相比較而言,有標點的地方停頓時間長,而沒有標點的地方停頓較短。另外還要注意古詩這一特殊的文體。古詩分為五言和七言。五言律詩一般是前面四字兩字一停頓,最后一字進行停頓或者首尾兩字停頓,中間一字單獨停頓。七言律詩一般是前面六字兩字一頓,最后一字一頓。
朗讀的方法多種多樣,在具體的朗讀教學中,要注意根據(jù)文本選擇相應的朗讀方法或結(jié)合多種形式。
1.范讀
在遇到情感比較復雜,朗讀起來比較困難或者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了朗讀指導,但是效果并不好的情況時,教師可以通過范讀來進行示范。好的范讀,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畫面感,引起學生的強烈共鳴。
2.分角色朗讀
在遇到對話比較多的課文時,教師可以采取這一朗讀形式。例如,在學《爭吵》這篇課文時,就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從而深刻地體會“我”和“克萊蒂”在爭吵的過程中心理發(fā)生的變化。
3.齊讀
齊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渲染氛圍,烘托氣氛,增強氣勢。在教學古詩時,由于古詩有自己獨特的節(jié)奏,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采用這一形式。
4.配樂朗讀
音樂可以讓人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烘托氣氛。在朗讀時,加入合適的音樂,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把握文本的情感,將學生帶入具體的情景中。
綜上所述,朗讀教學關(guān)系著閱讀教學能否順利進行。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加深對文本的認識,還能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充分利用多媒體、教授朗讀技巧、結(jié)合多種朗讀方式等教學方法實現(xiàn)朗讀教學在閱讀教學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