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艷
(江西省南昌師范附屬實驗小學,江西 南昌 330029)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策略也在不斷發(fā)生改變。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具有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及促進小學生主體性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但就目前來看,在我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教學素材是數學教師開展具體教學活動的重要支撐,但就目前來看,在我國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選擇素材并沒有緊密結合學生生活,部分教師為了節(jié)省備課時間,會選擇直接套用過去的教案,情境設置資料會選擇直接從網上下載,可能會在應用過程中偏離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難以感受到數學知識中蘊藏的生活氣息[1]。
如何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是新課改要求下數學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現階段,很多數學教師都已明確教學情境設置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其具體實踐過程中,往往存在著情境設置流于形式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過于偏重生活化。部分教師會為了情境教學而設置情境,沒有關注此情境設置對于數學教學的作用,如講故事、做游戲比重較大,且和數學知識關聯較小,就會影響到數學教學質量。(2)過于偏重數學化。一些教師在設置數學情境時過于注重其數學化思想,圍繞數學知識講解構建情境,且沒有關注此情境在生活中是否合理,又是否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這也會導致情境設置失去意義,流于形式。
為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水平得到提升,教師應積極從實際生活中挖掘相應的教學內容,拉近數學教學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F階段,在我國小學數學教材中,其主題圖的設置多為同學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場景,對此,教師應對教材資源進行全面分析,對此類主題圖等資源進行充分利用,讓生活中數學知識原型得到有意識還原。如在“平行四邊形特性”知識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就曾在課堂教學中舉了學校門口電動門采用平行四邊形的例子,讓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不穩(wěn)定性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讓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以此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敢于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生活中存在諸多數學知識點和數學問題,教師只有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才能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有效培養(yǎng),讓生活化教學得以實現。如筆者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就曾提出問題,即“同學們知道籃球架為什么設計成三角形嗎?”通過這種問題,學生可以迅速回憶起三角形具有較高穩(wěn)定性的知識,與此同時,筆者會鼓勵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加減乘除知識,幫助父母計算一天的開支情況,以此來讓學生明確數學知識的具體應用方法,體會到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樂趣。
小學數學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后,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特點以及學生當前的認知基礎水平,設計相應的生活化數學問題,并在課前導入、實際教學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做到合理應用。
1.多媒體情境
設置多媒體情境可以讓抽象性問題具體化、直觀化,讓學生更為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如在幾何教學過程中,在講解軸對稱、旋轉、平移等內容時,筆者就利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以此來讓幾何圖形的特性以及運動特點得到直觀體現,進而提升學生對幾何圖形學習的興趣。同時,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應的視頻、圖片,也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數學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數學知識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探索[2]。
2.實踐活動
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問題活動情境,并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確保每一名學生均能充分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并在活動開展、問題解決中得到收獲。如筆者在教學“平均數”這一內容時,就曾創(chuàng)設了一個活動情境,即選出學生分為兩組,一組二人,一組四人,然后組織拍球比賽,筆者依照拍球總數判定四人組勝利,最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大家認為這種評判輸贏方法公平嗎?為什么?”并引出相應的“平均數”概念,利用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對于此概念的印象變得更為深刻,并且明確“平均數”在生活中應用的具體場景以及重要意義。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生活化數學問題情境以及生活化數學活動時,應保證這種情境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發(fā)問,以讓生活中實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小學生數學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可以對學生自主學習起到督促作用,同時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內容,為讓課后作業(yè)布置效果得到提升,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tǒng)作業(yè)模式,在作業(yè)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事物,讓布置作業(yè)更為生活化、更為有趣化。如在“最優(yōu)化問題”相關知識的課堂教學結束后,筆者就曾布置課后作業(yè),即讓學生回到家后幫助自己的媽媽做家務,并對家務事項進行全面統(tǒng)籌,找到家務安排最為合理的順序,找到最省時省力的方法,以高效完成家務。通過這種生活化課后作業(y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課堂所學的數學知識,同時可以讓學生幫助父母處理家務,這對于學生孝心的培養(yǎng)也具有一定積極作用[3]。
綜上所述,素材和生活結合不密切、教學情境設置流于形式是我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積極從實際生活中挖掘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精心設計生活化數學問題情境以及增加學生課后作業(yè)生活化素材的方法,可以對此類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進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