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雪梅
(重慶市江北中學校,重慶 400714)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的班級管理效果不佳,很多的管理手段都已不再適應當前的人才培養目標,急需班主任根據當前的教學要求,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加強溝通交流,從學生的意愿出發,加強對管理措施的革新,以求與當前的新課程改革要求相符。另外,有效的班級管理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學生的能力發展同樣起著積極作用,班主任要明確這一點,在管理措施的制定上,同樣要將學生的能力培養與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教學目標,確保高效教學課堂的創建并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隨著教育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都能夠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校學生越來越多,這也就導致當前大多數學校開展的大班教學,班級人數大多都是五六十人,這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畢竟,班主任的精力有限,很難實現對所有學生進行有效管理。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加強優秀班委干部的創建至關重要。他們的參與,能夠有效輔助班主任展開有效的管理,同時,班委干部作為班級中的一員,與其他同學的溝通交流更為頻繁,更有助于班主任發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求及時采取有效策略,解決現存問題,為學生創建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不過,要確保班委干部的有效參與,對班委干部進行合理選擇至關重要。故而,班主任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確保創建優秀的班委團體。首先,學生的自薦很重要,一般來說,能夠做出這種舉動的學生都具有較強的擔當和責任感,在管理能力上也往往比較出色。其次,為了確保選舉的公平性,班主任還可以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以求能夠選出大家都比較認同的學生,更好的展開管理工作。最后,班委干部的任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班主任還要根據學生的工作表現,做出一定的調整,確保班委團體構建的有效性。
不少班主任在展開管理工作的時候。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各項管理手段的制定上,都是根據個人意愿進行的,難以得到學生的支持且實施困難。班主任的這種管理意識極大的削弱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學生的自主意識難以得到培養,且不少學生還可能出現抵觸情緒,不利于班級管理有效性的建設。班主任要深刻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盡量根據學生的意愿進行管理措施的制定,充分突顯管理的人性化。一方面,班主任要將班會時間充分的利用起來,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對當前的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意見和看法,以求探尋新的管理措施,促進班級管理的有效開展,同時,有效增強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可能因為性格原因,不敢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就要求班主任還要深入學生群體中去,利用課后時間,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以求能夠探尋到學生更加真實全面的想法,對管理策略做出調整,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不少班主任制定的管理措施都太過空泛,沒有對學生的行為做出具體的要求和約束,學生往往難以通過這個空泛的條例,認識到自身行為的不足之處。甚至部分學生觸犯了管理條例,他們都毫無意識,正所謂“不知者無罪”,對于這種情況,班主任也不能夠做出具體的處罰,班級管理工作開展困難。針對這種情況,需要班主任不斷地細化當前的管理措施,以求對學生的行為舉止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比如,條例規定,學生不能夠在課堂上吃東西,在教室內禁止嬉戲打鬧,上課不能遲到等,這些管理內容得以細化,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個更好的引導作用,班級管理效果更加顯著,同時,也有助于班主任更好的評判學生的行為舉止是否合乎規范,有效展開獎懲措施,更加具有說服力。
班主任要做好帶頭作用,給學生們樹立榜樣,以求帶領學生更好的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有效增強管理效果。如若班主任都對班級管理條例熟視無睹,那學生們更是不會引起重視,更難以有效遵守,班級條例也就成為了一紙文書,絲毫不具有約束作用。班主任要明確這一點,加強自身素養的提升,以求通過自身的榜樣作用,加強學生管理。比如,條例規定學生上課不能遲到,那班主任也就必須要提前到教室中來,不僅能夠帶領學生為優秀班集體的創設盡一份力,而且還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對學生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加強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加強班級管理效果,班主任要采取恩威并施的教學手段,將懲罰與表揚結合起來,實現班級管理的有效開展。比如,當學生犯了錯誤時,班主任不能一概而論,前因后果都不弄清楚,就直接對學生進行處罰,這種處理方式難以服眾,且學生下次還可能再犯。故而,班主任要根據實際情況,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再對學生進行處罰,效果更加明顯。不過,對于明知故犯的學生來說,班主任就要加大懲罰力度,絕不姑息,給學生一個下馬威,確保他們能夠遵循班級條例,規范自身行為。另外,班主任還要開展激勵教學,對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如若條件允許,還可以輔以一定的物質獎勵,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有助于學生更好的響應班主任的管理措施,有效實現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良好師生關系的創建同樣是實現有效管理班級工作的基礎。故而,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創建良好關系。除了要在教學中多同學生交流外,更是要加強課后溝通,不僅僅關注學生的成績提升,而要將更多的重點放在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上,并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包括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大量的溝通交流,有助于學生對班主任建立信任關系,久而久之,融洽親近的師生關系自然得以創建。
綜上所述,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多根據他們的意愿制定管理措施,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要求,并能夠有效得到學生的支持和實施,使班級管理效果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