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芬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新華小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閱讀是每個學生學習所必須經歷的重要過程,閱讀是每個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閱讀是每個學生參與到語文教學之中的直接表現。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師需思考學生的閱讀,試著弄清:學生讀了什么樣的文章?用了多長時間來進行閱讀?從閱讀中受到了怎樣的啟發?閱讀是否已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學生進行閱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唯有如此,小學語文教師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閱讀教學引導,讓學生能夠更為自然地把閱讀當成是一種興趣,令學生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絕大多數閱讀時間都是在課堂上對課文進行閱讀,所獲得的信息和知識極為有限,加上教師的課文講解會對學生的閱讀思維造成影響,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根本無法得以完全發揮,此時學生閱讀是不自由的、不連續的、不完整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學生設置專門的閱讀課,用一到兩個課時的時間讓學生酣暢淋漓地去進行閱讀,允許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書帶到課堂之中,無拘無束地進行閱讀,令學生在自由自在的閱讀中體會到閱讀帶來的快樂,使學生能夠在濃厚的閱讀氛圍中樂享閱讀。例如,在閱讀課正式開始前,教師可以預留三到五分鐘時間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抓住機會來介紹一下本節課將要閱讀怎樣的一本書,然后在閱讀課要結束的前幾分鐘叫學生暫停閱讀,來交流一下自己的讀書心得,最后讓學生將沒有讀完的部分留到課后去繼續進行閱讀,令學生的閱讀成為一個橫跨課堂與課外的連續性過程。正是這樣,小學語文教師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進行閱讀,且未對學生的閱讀內容做任何限制,學生將會在橫跨課堂與課外的閱讀中獲得前所未有的閱讀快感,從而學生開始由“不讀書”向“多讀書”轉變,進而學生將會在富有激情的閱讀中更為主動地汲取知識。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是按學生的發展需求來進行設置的,同時每一階段的教材都配有相應的名篇名著導讀篇目。換而言之,小學語文教材中閱讀內容的設置是極為講究的,相關的拓展閱讀篇目是與課文內容相結合的,為的是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去進行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遵循閱讀的基本規律,給學生明確哪些書是必讀的,哪些書是選讀的,哪些書是不適合現階段進行閱讀的;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要遵循閱讀的基本原則,為學生確定相應的閱讀主題,不能讓學生在完全沒有規則閱讀的情況下去進行閱讀,使學生的閱讀能夠圍繞一個較為鮮明的來予以推薦,令學生的閱讀交流能夠得以更為有序的進行,讓學生能夠就一個共同的話題來探討如何更好地去進行閱讀。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教授的課文是某篇名著的節選,那么教師就需要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讓學生以這堂課所學知識為基礎來對相關名著進行整本閱讀,令學生能夠順利地從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并獲取更多的有用知識。正是這樣,小學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了閱讀,使得學生先從課內閱讀中學到相應的語文知識及如何去進行閱讀,再在課外閱讀中用學習到的閱讀方法去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學生將會由閱讀更為迅速地完成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進而學生將會在閱讀中獲得更好地發展和成長。
閱讀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知識處理過程,在通過眼睛獲取到文字信息知識之后,要對其中的重點詞、句、段落進行仔細品讀,輔以摘抄、讀書筆記或簡單標記來將有用的或關鍵的信息提取出來,再通過一定的思考來獲取到文字信息背后更深層次的東西,讓學生的閱讀能力隨思考的持續進行而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學生正式進行閱讀前就向學生提出閱讀材料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進行有目的的指向性閱讀,令學生的思維在閱讀中長期保持活躍并得到發展,使學生直接透過文字的表象看到閱讀材料的內涵。正是這樣,小學語文教師才能讓學生閱讀得更為有效,使閱讀材料通過學生的思考加工變得更具價值,從而學生才能從閱讀中獲取到盡可能多的有用知識和信息,進而學生將會在持續閱讀中得以不斷發展和成長。
閱讀對于教師而言,其形式必須要豐富,這樣教師才能夠用閱讀來對學生進行更好地引導,將教材中語文知識原原本本地傳授給學生;閱讀對學生而言,其形式也必須要豐富,這樣學生才能更為自由、輕松、有效地去進行閱讀,通過閱讀來將教師所教授的語文知識予以掌握,并在閱讀中獲得自身的有效拓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來對將要在課堂上閱讀的內容進行展示,并用相關的輔助資料來對整個閱讀過程進行調整,促使學生能夠更為直接的感受到文中人物豐滿的形象和豐富的思想感情;同時,學生要采用多種方式來進行閱讀,或是朗讀優美的古詩詞,或是默讀敘事性較強的文章,或是對思想性較強的文章進行精讀……這樣,閱讀的過程才會是有趣的,教師才能更為輕松地引導學生去進行閱讀,而學生也才能更為有效地去進行閱讀,從而閱讀將會對學生發展和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閱讀是一個需持續較長時間的過程,當學生在取得階段性成就之后,除了需要獲得一定的鼓勵,還需要教師及時對具體閱讀過程進行反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清楚的知道,學生現階段是不會長期靜下心來看書的,在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暴露出來,所以要盡快將學生閱讀的反饋工作提上教學的日程,對學生閱讀中的進步給予必要的鼓勵、贊揚和肯定,并評出每周累計讀書時長最長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此來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持續激發,從而學生才會在閱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持續引導學生自由自在地去進行閱讀,通過閱讀來對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進行獲取,并找準時機來將閱讀延伸到課外,以“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方式來使閱讀變得更為完整,從而學生才能順利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閱讀才會成為學生獲得更好發展和成長的強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