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娟
(河北省文安縣日小上學,河北 文安 065800)
新課標規定了小學生的課外主題閱讀量,并提出了閱讀速度的要求。這是對語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對小學語文教學有著較好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把指導學生課外主題閱讀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怎樣指導小學生課外主題閱讀。
杜牧因喜愛傍晚的楓林而妙筆生花,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個喜歡閱讀的教師更容易帶出一批喜歡閱讀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利用一切適當的機會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對課外主題閱讀的興趣。如在教學《草船借箭》時,我發現學生對諸葛亮特別佩服,就不失時機地滲透諸葛亮舌戰群儒、空城計、七擒孟獲等經典故事,頓時激起了學生們閱讀《三國演義》的欲望。學習了《最后一頭戰象》后,讓學生收集、閱讀沈石溪的其它動物小說,如《狼王夢》《第七條獵狗》《斑羚飛渡》等。這樣有目的地進行課外主題閱讀,既能增強學生對課外主題閱讀的興趣,又能提高他們課外主題閱讀的質量。
班級讀書會也是小學生在學習伙伴間形成課外主題閱讀氛圍的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導學生用一段課外時間讀一本教師或同學推薦的書,然后用一個集中的時間由同學和教師共同對該讀物自由討論,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學的讀后感等。這樣一來,讓閱讀成為游戲一樣的童年生活,學生樂此不疲。
此外,開展讀書筆記評展、精彩詩篇朗誦會,以及利用影視作品開展影視主題活動都是營造閱讀氛圍的好辦法,都可激發學生的課外主題閱讀興趣,促使學生把課外主題閱讀當成一種自發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為。
書籍就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源頭活水。然而我們身邊的圖書琳瑯滿目、魚龍混雜,小學生在閱讀中,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也不知如何去讀。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如果不重視,學生很容易對閱讀失去興趣,或受到不好的引領。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就顯得尤為重要。
小學生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同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有一定差異。根據這些特點,我精心挑選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兒童讀物,并體現一定的梯度性。低年級可以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甚至迪士尼的故事等。中年級可以讀一些故事情節比較復雜,篇幅比較長的讀物,如《海底兩萬里》《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愛的教育》等。高年級可以接觸一些經典的文學名著,如《三國演義》《紅樓夢》《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這些經典兒童文學書籍既是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的課外讀物,又能促進他們完美地發展,純凈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
對于課外主題閱讀,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積極親身體驗,使其能真正產生發自內心的激動和興趣。
讀書要講方法,要講涵泳。小學生課外主題閱讀個體性強,隨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首先,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導閱讀方法,拓寬閱讀渠道。在教學實踐中,我經常以課本為出發點,有計劃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教學《凡卡》前,布置學生翻閱與課文相關,相近的文章、資料等。學生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學習興趣大增,課堂上競相發言。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再讀讀原汁原味的作品或類似的書,使知識縱橫溝通。
其次,要根據不同文體,進行分類指導。各種課外讀物的閱讀方法是不同的,應根據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從怎樣閱讀童話、寓言、故事、小說、詩歌、散文和戲劇文學進行分類指導。如指導學生讀童話,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從主要人物的品行入手,理解內容;從情節的發展和結果入手,來理解童話的主題思想;通過對不同人物形象的比較來領悟其思想內涵;借助時代背景及作家的創作風格來讀懂童話,體味內涵。
再次,我們重視加強閱讀步驟與方法的指導,指導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分三步進行:第一步粗讀,要求能了解主要內容,并能簡要復述。第二步細讀,理解主要內容,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達方法。第三步熟讀,要求寫讀書筆記。
古人尚且懂得讀書要惜時、發憤,何況今人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之一。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小學生樂意閱讀、有效閱讀、享受閱讀。在指導課外主題閱讀的過程中,我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1.訓練讀書用眼的習慣。減少眼動次數,逐步擴大閱讀視野,縮短注視字詞時間,減少回視,這樣既提高閱讀的準確性,又能提高讀速,形成默讀習慣。
2.訓練“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指導閱讀上要求學生圈、點、畫、找、記。圈出不懂的地方,點出關鍵詞句,畫出好詞佳句,找出優美的片段進行熟讀、背誦,養成“摘記”的習慣。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情節,豐富自己的詞匯,培養良好的語感能力,提高閱讀的綜合效益。
3.訓練閱讀時質疑的習慣。能提出問題,是讀書中思考的收獲。教師要指導學生讀書時學會處處設疑,于探究中釋疑、解疑。
4.訓練持之以恒的閱讀習慣。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讀書貴在有恒,要求學生讀書要天天讀,每天至少一小時,只有堅持不斷地讀書學習,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才能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課外主題閱讀是小學生豐富生活經驗,積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養的過程。無論何時何地,手捧一本經典誦讀,全身心浸潤在大師用生命寫成的文字中,是一種多么充實而愜意的體驗。孩子一天天長大了,知識豐富、情操高尚、談吐優雅,見解獨到……同樣是長大,那會多么不一樣!閱讀的孩子,前途無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