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菲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窄嶺實驗小學,河北 承德 068353)
我國在小學生心理教育方面,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但是與實際的要求相比還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使小學生擁有更加客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與學習精神,從現階段小學生心理教育的實際問題出發,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將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深入到每一位教師的心中,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做好小學心理教育工作。小學班主任要從工作實際出發,注意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計算機的高度普及與發展,標志著網絡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在各種思潮的沖擊和交織作用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必然會受到一定的沖擊,社會的復雜多變,使得人們的生活環境中充斥著各種積極的、負面的、落后的亦或先進的思想,小學生的思想與心理發育處于初期階段,對于外界環節的抵抗能力弱,經不起花樣繁多的誘惑,因此,非常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另外,我國經濟的發展,使得城鄉經濟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外打工,留守兒童也在不斷增加,缺少父母的教導與陪伴,這些孩子在心理上必然會存在孤獨、偏激、消極等問題,再加之心理教育的缺乏,從而使得小學心理教育現狀不容樂觀。與城市里的小學生相比,一些農村孩子的心理問題會更為嚴重,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只有加強我國的小學心理教育力度,從孩子們所關心的問題出發,站在他們的角度,進行開導,幫助他們建立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已經是每一位心理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使命和義務。
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從其心理調查工作做起,只有全面,細致的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知道他們想的是什么,最關心的是什么,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采取心理教育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部分的學生處于心理叛逆時期,對于家長以及教師的教誨,抵觸心理非常強,如果無法從其心理特點入手,很難達到教育的目的,甚至是會造成與其相反的不良結果。一般情況下,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們關心的問題,教師會選擇用問卷調查這種方式,在總結了調查結果之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其生活以及學習的各個方面入手,進行引導與幫助,進而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是優先的從出生開始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成長。因此家長要注重端正自己的言行,在家庭里要做好表率同時社會應該營造一個充滿和諧與公平正義的大環境.這樣就不至于使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有情感反差,而產生不適應的心理,讓學生們個體感受到家庭、社會的和諧與幸福。從而對生活、對社會充滿自信和希望。
加強正面教育,幫助學生克服不良心理:開展多項活動,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學校開展的文體活動也是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和活動全面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對事物處理的方式方法的積累老師應該定期組織學生去做一些公益性活動.加強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感悟和對感恩思想的體會只有孩子們親身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中,并引導他們去學習和改變自己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從小樹立目標,去追求生活。
制定更加完善的教育政策,是促進我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斷發展的前提保障。我國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面臨的眾多問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國教育制度不完善,不具體造成的,因此與目前的教學形勢相結合,在完善和改革教育政策的同時,注重心理教育人力資源的培養和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非常系統的教育過程,它是建立在學生、家長以及學校之間的一種教學體系,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本身以學生為主體,以社會為背景,以學校為依托的原則,因材施教,科學,合理的展開心理輔導與心理干預,從而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建立正面的思考方式,積極面對生活與學習中的各種問題,用樂觀的心態去擁抱每一個朝陽和落日,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孩子創造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也為國家培養出給更多的棟梁之材。
小學班主任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責任非常重大,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更加嚴峻,那么如何能將教育任務與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平衡,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保障其心理健康,是目前小學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教給他們知識,并引導他們去學習和改變自己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從小樹立目標,去追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