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影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朱村小學,河北 廊坊 065500)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是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關鍵,在這一階段的英語教學對方法的有效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小學英語教師應準確把握住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從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心理需求出發,采取有效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所在。針對小學英語課中面臨的挑戰,教師要積極正視并采取有效方式加以解決,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創設更好的環境。
小學階段的孩子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存在耐心不足的問題,自尊心與好勝心都比較強,對于教師的贊揚會表現得非常興奮。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能夠很好地掌握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與身心特點,采用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感官等方式去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去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會組織學生模擬打電話、點菜等情境,去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或者是通過用英語講小故事的方式去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敢于在生活中開口說英語。
英語作為一門溝通工具,其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與人交流,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將小學生的生活瑣事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利用生活元素的滲透讓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更加感興趣且不再、感到枯燥,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去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使得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現如今,我國的小學教育階段基本都已全面開設了英語課程,但由于經濟因素而導致教學資源的極度失衡,從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水平方面來看,經濟發達地區要比欠發達地區高很多。同時,具有高素質的英語專業人才很少有愿意去貧困地區執教的,而原本這些地區的英語教師專業素質有限且受培訓不足,導致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小學英語教學水平一直停滯不前。
由于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為了打好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其教學理念更注重于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而初中英語教學的目標則是要讓學生掌握更為豐富的英語知識,并且能夠養成學生良好的語感,二者的英語教材內容都是基于其目標與理念而設定的。然而,這兩者之間并沒有做好有效銜接,也就導致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顯得像是從頭開始。
對于小學生而言,只有對某一學科的學習內容充滿興趣,才能夠真正地去關注其知識內容,有耐心將其深入理解與掌握。所以說,如果小學生對當前的英語教材內容不感興趣,也便缺少了想要去了解其中知識的源動力,即便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再豐富,也難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在內容設置方面,小學英語教材要準確掌握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心理需求,強化趣味性與互動性,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所持有的教學觀念切不可是為了盲目地提高學生考試成績,而應該正確認識到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與他人進行良好交流。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格外重視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與學習能力,特別是對英語的敏感度[3]。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勇敢地說出英語,并且在課堂中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堅持全英語授課,并且教會常用的生活禮貌用語,讓學生與教師在生活中多用英語交流。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具體而言,有以下幾種方法:1.由于小學階段的英語課時有限,而為了讓學生能夠與英語有更多的接觸,教師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多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更多與英語接觸的機會,在實踐中去驗證實際的教學效果;2.將學生合理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各組內的成員進行互幫互助,在組員之間進行有效的英語口語練習,同時不同小組之間進行良性競爭,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率;3)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表現要給予及時的評價和鼓勵,讓學生得到有效的反饋,進而在英語學習中變得更有自信且目標更明確。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還面臨著與初中英語教學無法有效銜接的挑戰,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格外重視這一問題。最為主要的是在小學六年級的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傳達初中英語教學的節奏和目標,逐漸將初中英語教學的方法穿插到平時的教學當中,在潛移默化中其消除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與初中英語學習之間出現的斷層,避免步入初中后對英語學習的不適應。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當中,英語能力早已成為衡量人才的一項重要標準,所以加強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顯得尤為必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特點有充分的了解并掌握,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習特點開展教學,同時積極應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面臨的挑戰,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不懈的堅持下去努力實現教學目標,為提高我國小學英語教學水平貢獻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