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坤
(山東師范大學,山東 濟南市 250014)
前言:新的時代背景下,對高校圖書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充分發揮圖書館社會功能,需要考慮信息化技術對圖書館管理產生的影響,結合當前文獻資料由紙質化轉變為數據化的現狀,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講,要堅持管理工作網絡化和信息化的發展理念,實現管理工作的創新,進而推動高校圖書館穩定運行。
進行網絡環境中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新有著重要意義,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管理手段的創新緩解了信息膨脹對圖書館的沖擊,圖書館主要功能便是存儲大量文獻資源,能為師生提供需要的文獻資料。但是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網絡環境中有大量信息,逐漸出現信息膨脹的趨勢,師生可利用移動設備獲取信息資源,由此降低了圖書館功能。當前圖書館儲存大量數字化文獻資源,要求圖書館盡快轉變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以便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推動圖書館良好發展。其次,要及時創新圖書館管理機制,有利于高校各項活動的開展。圖書館是重要的文獻資源儲存場所,能為高校教學以及科研活動的有序展開提供信息支持,從而發揮圖書館功能,加強高校的科研和教學能力,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圖書館管理體系,以便滿足圖書館穩定發展的要求。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工作主要在圖書館內部展開的,沒有將圖書館服務擴展到外部環境中。在信息化影響下,使得圖書館管理范圍有所擴展,這就要求圖書館及時轉變服務理念,采取新型管理模式,實現整個管理質量的提升。例如,在提高圖書館知識資源利用率方面,可鼓勵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到圖書館新的檢索技巧和查詢方法的宣傳上,促使圖書館服務理念被師生所了解,有助于新型服務模式的推廣,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1]。為了突出圖書館管理優勢,需要將管理創新目標放在提高服務質量上,促使師生能很好利用圖書資源,真正發揮圖書館功能。只有將圖書資源應用到教學與科研活動中,才能提高圖書館價值,促進高校良好發展。因此,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圖書館管理,需要圖書館及時轉變服務理念,逐步提高服務水平,奠定圖書館在高校發展中的地位。
創新管理方法,是高校圖書館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重要途徑,圖書館可利用信息化技術完成數據化管理系統的構建。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已經落后于圖書館發展,為了使圖書館管理滿足圖書館功能實現的要求,需要進行管理方式的優化。通過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高校圖書館管理各個環節中,能為圖書館發展提供動力,提高管理質量,在此基礎上實現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目的。具體進行管理方法創新時,要對管理工作作出明確規定,例如,學生可通過服務平臺快速檢索出需要的書,并通過掃碼的方式快速登記學生信息,并且系統會自動給出圖書位置,方便學生快速借閱書籍。另外,考慮到移動設備的普遍運用,圖書館可在微信公眾號平臺上推送館內圖書信息和圖書內容,使得師生及時掌握圖書信息,為師生提供了一種新的資料查詢方式,有利于提高師生滿意度。同時,同本圖書可實現多人在線閱讀,有利于提高圖書使用效益,能突出圖書館管理優勢。總的來說,圖書館管理效果的好壞對圖書館發展有一定影響,面對網絡環境下對圖書館帶來的沖擊,要重新建立圖書館管理機制,將圖書館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立作主要發展方向,達到提高管理質量的目的,為圖書館良好發展提供保障。
為了提高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管理質量,需要盡快完善圖書館管理制度,以便在制度作用下,規范管理人員的管理行為,確保圖書館管理工作有序開展[2]。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促使圖書館管理逐漸朝著數據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以往管理制度無法解決現代圖書館管理實際問題,需要管理人員針對原有制度中的落后點,明確需要完善的制度內容,從而保證改進后的管理制度在圖書館管理工作實施中有一定借鑒意義。例如,針對以往師生借閱書籍時,只能由人工操作來完成借閱流程這一管理方法,考慮到這種工作模式效率低下,因此,現代高校圖書館加大了在自動化服務平臺上的投入,讀者可在服務平臺上完成一系列操作。因此,要求管理人員自覺利用網絡平臺實施管理工作,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另外,管理制度中還規定了嚴格的管理流程,要求管理人員按照管理標準展開有關工作,通過規范管理人員行為,確保管理質量及效率。同時,考慮到在網絡環境在進行圖書館管理,可能存在較大網絡安全風險,因此,需要注重管理實踐中對網絡問題的預防,借助網絡安全技術來打造良好的管理環境,逐步實現圖書館管理體系的網絡化。
結論:綜上所述,圖書館是師生學習和查找教育資源的場所,有必要加強圖書館管理,根據圖書館現狀和發展趨勢,不斷探索先進的管理手段,以便發揮管理工作在保證高校圖書館良好發展上的作用。網絡環境下,對圖書管管理產生一定影響,要求圖書館管理能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注重信息化技術在圖書館管理系統建設上的運用,是提高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