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小學校,重慶 409000)
多少年來,教師害怕教作文,學生害怕寫作文,學生的作文興趣呈明顯的冷淡趨勢,許多學生認為作文是一件“苦差事”,討厭作文,甚至談“文”色變。說起寫作文,學生就會“咬筆頭,皺眉頭,無話頭”,越寫越怕。習作就真有那么難嗎?那么,如何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寫作,把作文當作最好的伙伴呢?我覺得做好了兩積一勤,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無論是寫人、寫事、還是描寫景物,都是在寫現實生活,都需要現實的生活情景、生活細節。而這些生活情景和生活細節,是不能憑空捏造出來的,只能通過多方面觀察和感受生活才能獲得。即使是合理想象的那部分,也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币虼死蠋熞杏媱澋刈寣W生走出課堂,開展各種形式內空豐富的活動,如帶領學生參觀、訪問、春游、研學旅行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開闊眼界,廣泛地接觸大自然,走近生活,感悟生活。如,我在指導學生《秋景圖》,先組織學生觀察校園,秋天到了校園的植物有什么變化,田野里的莊稼有什么變化,再查閱資料有關秋天大自然的一些變化,讓學生動筆把觀看到的、查到的和自己想像的,動手畫一幅秋景圖,看到一幅畫,再用文字寫出來,就成了一篇好作文。
小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缺少生活和語言積累,這給作文帶來了一定困難。學生寫作前,我常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寫作動機。例如,我在布置“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作文時,先給學生講“觀察”對于寫作的重要,交給學生怎樣進行觀察,觀察后怎樣記錄,進行積累等等。之后,我沒有立即讓學生動筆寫,而是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做了兩個有趣的活動,一個是“拔河比賽”,一個是“貼鼻子”游戲。拔河比賽時,學生們興高采烈,群情振奮,他們的熱情充分的調動起來,他們不僅玩得開心,而且很專注地觀察比賽的細節,為寫作做準備。在“貼鼻子”活動中,學生看到了平時被稱作調皮鬼的同學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樣子,笑得前仰后合。在這異常歡快的氣氛中我啟發學生:你們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這有趣的活動記錄下來嗎?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認認真真地完成了“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寫作,大部分作文寫得都很真實、生動、富有情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積極引導,使學生練好扎實的基本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培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寫作興趣。這樣學生思維活躍了,寫作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我是采取這樣的做法來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訓練的。
課文就是一個范例,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受美的熏陶,使學生有表達的欲望。而后再讓學生明白課文中表達的意思,情感與表達的方法,在學生明白之后,就可讓學生進行舉一反三式的模仿。并在教師的指導下,使要表達的語言表達得更加精彩。例如我在教學<<翠鳥>>時,我首先抓住翠鳥的外形特點,教給了學生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揣摩,去體會。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簡單的評價活動,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學生參與評價,促進學生更認真的傾聽別人發言,并判斷正誤、優劣,或肯定贊揚,欣賞別人優點,或質疑爭論,對別人提出建議和批評。這就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進一步端正學生良好的聽說態度,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擴大閱讀量,其實也是在積累語言,充實語言倉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說明寫作與閱讀是密切相關的,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中的一條寶貴經驗。在寫作前,教師應篩選一些典型的寫作例文。再分析例文的基礎上指導寫作練習。這樣不僅便學生學到了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方法,而且培養了學生理解課文能力和選取材料、認識事物的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古人聯句時就是改人家一兩個字來體現自己的語言境界的,我也要求學生多仿句,可以少改,也可以多改,不管怎么說就是要改出自己的語言的味道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在語言方面還是有明顯進步的。例如,我在講《桂林山水》一課時,桂林的山水很有特點,那就是奇、險、秀,作者把這些特點寫得生動、形象,給人的印象很深刻。我讓學生課下觀察我們的家鄉,把觀察的結果以作文的形式寫下來,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我的家鄉周圍是連綿不斷的群山;我們站在田野里一眼望不到邊……這種觀察“習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學生自我表達,與人交流的需要。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币虼?,在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說真話、實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同樣也是作文的主人,因此,教師要擺正自己的角色,不要在習作指導中摻雜自己太多的喜好,而要積極引導學生在習作范圍中愛寫什么就寫什么,愛哭就哭,愛笑就笑,敢怒而怒,擁有情感上的自由,選材上的自由。而這一切都是以說真話,抒真情為基礎的。久而久之,學生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習作欲望大大增強。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要寫好作文就要積極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勵他們在平時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培養積累語言的能力,養成勤動手的習慣,這樣,學生就會熱愛作文,并能寫出好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