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邢臺市第二十四中學,河北 邢臺 054000)
推行素質教育改革,展開陽光體育活動是中學教育改革的方向,體育老師在平時的訓練中應該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主,但是也要在考慮學生個人的不同身體素質情況下,為個別身體特殊的學生制定特殊的方案,保證身體的鍛煉。所以,作者也為推行改革收集了很多資料,對于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總所周知,足球是一門競技體育,對抗性較強,在隊內考慮與隊友的合作,在與敵隊之間考慮如何壓制對手如何取勝。跟我們的傳統陽光健身操比起來,增強了不少競技性和合作性,而且跟健身操比起來對體力的要求更是高了不少,但是這也沒有關系,畢竟學生的體能正是在這里一點點培養出來的。對于老師們來說,就需要教給學生們一般性足球競技的規則,讓學生們去了解足球這一運動,但是上課的時候卻不一樣,老師們則需要在學生們掌握了一定規則的前提下,給學生們制定合理的訓練課程和訓練規則,不僅要保持運動性和競技性,也還要增強娛樂性和趣味性,吸引學生們愛上足球。課程的安排也應該適可而止,不可以操之過急,在安排訓練的時候最好把控好間隔時間,以免學生產生了負面情緒,排斥足球運動。
作者也在鄉鎮學校上過中學足球課,但是課程主要是教室內的理論課程為主,很少讓學生們真的去操場實踐訓練,這樣上課學生們不僅得不到體能的訓練,而且對于一板一眼的規則教學學生們也不會去刻意記住。那么,相比傳統足球教學,教育改革后的足球課程就明顯多了很多優點,學生們的體能也可以得到真正的提升。當然了,教育改革畢竟還是改革,需要老師們同學們不斷在摸索中前進,尋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
前面也有講到過,足球跟我們傳統的陽光健身操比起來,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是直接提高了很多,對于一些同學來說沒有完全的準備很難一下子就適應高強度的體能消耗。所以,老師們在足球課之外也應該設置一些健身要求來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同樣也為足球課做準備。這對老師們來說也不會是一件簡單的事,老師們需要充分考慮體能訓練和平時學習之間的平衡,在體能訓練的設計上老師們也應該注意到學生們本身的身體質量,合理的訓練課程才可以讓學生們得到足夠鍛煉。作者覺得,在保證每日課間操的前提下,可以給學生們定制每日的跑步里程標準,讓學生們每天都可以得到鍛煉。同樣地,在足球訓練課內,合理的訓練安排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訓練開始的時候,老師們可以組織同學們先進行三分鐘的熱身運動,比如,踢腿下腰高抬腿之類的簡單運動。鑒于有一部分的學生很少甚至基本沒有接觸過足球,對足球規則和足球運動的體能消耗不了解,那么實際操作老師們就可以由淺入深,先進行簡單的帶球、沖刺,對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再進行分組訓練。
有人說,球場如戰場,這不僅說球場競爭激烈也側面說明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沒有戰友的幫助很容易就輸掉戰斗。而我們也知道初中正值青春期,很多學生都出現了叛逆期,不愿與他人合作喜歡自己出風頭,這也是不僅是老師們的煩惱也是廣大家長們的痛苦。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如果老師們能夠在躁動不已的青春期幫助學生們學會去與他人合作,那這樣對學生們來說也是一生受益匪淺。具體的問題在老師們的教學之中就會表現為不愿聽取老師的建議、不想和他人組隊等等,這個時候老師們就要多聽取一下他們的意見,鼓勵這些同學自己到足球場上和其他同學踢一場球,切身感受一下足球團隊合作的魅力,體會合作的藝術。在教學的初期注重體能訓練,在中后期就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團隊合作上,提高學生們的團隊意識。但是這里,作者建議對學生進行分組訓練,如果將體能參差不齊的學生放在一個小組內,那么小組內的矛盾可能難以控制,矛盾深化的話可能會對以后的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說到足球策略那么,戰術就是一個不可避開的話題,老師們可以給同學們介紹多種不同的進攻防守策略,讓學生們自行選擇合適自己團隊的策略,當然也不是說老師們完全置身事外,給同學們一個合理建議意見也是老師們的職責所在。
網絡上每天都有人在諷刺國足,嘲笑國足不爭氣,可是爭當比賽來臨的時候每個人都在給國足加油,希望國足的臭腳能夠“香”一次,這也許就是恨鐵不成鋼吧。既然我們改變不了現在國足的時候,那我們為什么不給國足去爭取一個未來呢,為中國足球輸送新鮮血液才是我們現如今最應該做的事情。推行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改革的不僅是教育也是名族的未來,我們把陽光體育帶進校園,學生還給我們一個體育強國,這就是我們所希望看見的改革回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時間的努力和探索,這不僅是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更是整個社會的事,培育素質更高的下一代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每個人都是未來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