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剛
(廈門市湖濱中學,福建 廈門 361000)
近幾年來,新課程改革,一些傳統的教學觀念受到挑戰,微課應運而生,逐漸進入高中課堂。新的教學模式的產生,對教師而言,也是一種新的挑戰。如何運用好微課,將微課的優點與課堂有機的結合,如何利用微課來提高生物課的課堂質量,如何把握運用微課的一個合適的度。這些問題都是教師利用微課是應當先解決的問題。
微課是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們呈現碎片化的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不同于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它更加多元化可以給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微課是由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構成。微課的核心是課堂上的教學視頻。微課的時間較短,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提高課堂效率的問題。通過簡短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了解到本節課的重點。所以說微課的另一個優點是教學內容少,但重點突出,讓學生可以輕松的把握學習的重點,節省學生學習的時間。微課的發展十分符合當今信息化社會發展的趨勢,對教師來說,微課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這就要求教師,要正確認識微課,學習使用微課,將微課的優點最大化的體現在自己的課堂上。
在傳統的生物課堂中,生物知識較為抽象,教師在講解起來不過是照搬課本上的的定義,學生在學習和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從而打消了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缺少了積極性,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課堂互動就會隨之減少,久而久之,課堂的質量也會大打折扣。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課堂的質量。例如,在學習分子與細胞時,學生并沒有見過真正的細胞,所以在學習中會覺得學習內容十分枯燥,抽象。這時候,教師一遍遍給學生們分析定義,效果并不是最佳,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們播放一些細胞活動的動畫,和細胞結構的圖片。聽覺效果遠不及視覺效果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通過課堂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細胞活動的過程以及細胞的構成,從而增加課堂的活力,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提高他們主動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學生的求知欲是促使他們學習的根本因素,因為有了求知的欲望,才會有主動學習的興趣,學習起來才會事半功倍。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師生之間的配合才會更加默契,生物課堂的課堂質量也就隨之提高,微課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發現有許多教師過分依賴微課,將微課與教師的身份發生互換。在一節生物課上,教師將網絡上下載下來的課堂教學視頻放給學生看,讓學生跟著微課學習,而自己沒有任何備課,也不再給學生們講課。這樣的做法,就是教師沒有適度的使用微課,認為微課視頻講解的清楚自己就不用再給學生們講解了。其實不然,無論科技發展到什么程度,視頻都不能完全代替教師,課堂上師生互動的環節也是優質課堂的重要一環。所以在使用微課時,教師要把握一個度,微課的出現并不是給教師“偷懶”提供便利,而是為了通過科技的力量,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生物的魅力。教師在上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有設計的教案,提前備好課,并下載相關的課堂教學視頻,讓學生們直觀的,全方面的學習生物。課堂教學視頻不是課堂的主體,而且輔助教師教學的一種工具,如果教師不能把微課的位置擺正確,那么則不能很好的發揮微課的作用。
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答疑,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來解決更多的問題,所以在微課的設計上,要立足于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思路來展開內容。所以教師在微課的設計上,可以選擇一些學生的興趣點和疑惑點把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系統的整理,并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通過一個個小問題的解決來達到學習本堂課的目的。教師在設計微課中,往往會以自己的觀點來設計,并參雜一些理想化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思路聽起來十分優秀,但實施起來就會遇到各種情況,從而導致達不到想象中的課堂效果。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沒有擺正自己的角色,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領者,輔助學生學習的,所以教師在設計微課時,要立足于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微課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學習內容的難易度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匹配,才能發揮課堂的最大效益,微課的優點才能被發揮出來。
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準備大量的準備工作,例如教學的設計、準備練習測試,選擇教學資源。其中選擇教學資源是十分重要的一項。由于微課制作簡便,所以人人都可以成為微課的制作者、研發者。這就導致了微課教學資源中水平參差不齊,其中更是不乏渾水摸魚的現象。為了更好地運用微課教學資源的有利價值,教師要在備課的過程中有所取舍,將更優秀的教學資源篩選出來供學生們學習,保證一些無關的教學資源不會打擾到正常的教學內容,從而達到重塑教學資源的價值導向作用。
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微課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生物,感受生物的魅力。微課可以提高課堂的活力,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主動性,對生物產生濃厚的求知欲。學生對學習生物有了興趣,則會對生物課堂的參與度更高,提高師生互動的頻率,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但在使用微課時,教師也要把握一定的原則,不能過分依賴微課,微課只是輔助課堂的一種工具。在微課教學資源的選擇上也要遵循從優原則,篩選出更多優秀的教學資源供學生學習。微課教學生動地將科技技術與傳統的生物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更加輕松的環境中學習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