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文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田家炳中學,廣東 梅州 514400)
引言:高中語文的教學對于教師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的知識儲備量的不同使得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在高中教學差異化的教學的基礎之上,教師再注重學生答題技巧的訓練。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閱讀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但是目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僅僅把閱讀教學局限于課堂,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語文閱讀的質量【1】。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的閱讀題的考查形式也與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別。在近幾年的高考中,對于閱讀的考查分為論述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和文言文閱讀。一直以來,現代文閱讀都是高考語文試卷的重點內容,占分高、難度大,是考生得分的重點,同時也是考生失分的瓶頸【2】。對于不同的文本類型的閱讀就要不同的答題技巧。
首先,對于論述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來說,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快速抓住關鍵信息的能力。這一類閱讀的考查形式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題目中的選項一般與文中所描述只有細微的差別,所以需要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通過快速閱讀,精確的在文中找到選項的出處,并將選項與文本內容進行仔細的對比。同時也需要學生能夠通過大量的練習去識別出題者的陷阱,這些陷阱往往不容易被考生發現。例如,選項中所描述的事件過程與文中一致,但與文中所陳述的對象不同。還有可能是選項中對于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與背景的描述與文中不同。這些細微的陷阱都需要學生通過不斷練習才能在考試時精準的避開。對于實用類文本閱讀的文章類型一般就是人物傳記或者新聞稿件,對于這一類題型的解答都要求答題的語言一定要簡潔、準確且要點明確。答題時所回答的答案的要點一定要分點作答,使閱卷教師能快速找到得分點。
其次,對于文學類文本閱讀來說,這類閱讀需要學生平時對于寫作手法、表達技巧以及對人物描寫的手法的積累。這類型的題目一般第一個小題都是對于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相關描述,然后判斷描述是否正確。對于相關內容的判斷,與論述類文本閱讀的解答技巧是一致的。而對于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課本教學中就要對學生進行這一方面的訓練,通過不斷的重復這一類賞析的題型的訓練才能使學生熟能生巧,從而提高學生答題的準確率。
最后,對于文言文文本閱讀來說,這一類型的閱讀題目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一個短板。對于這一題目的回答都需要學生平時對于文言知識的積累。對于斷句這一類的題目,就需要學生對于文言中的對于主謂賓的文言表達和古人的斷句習慣有一定的積累。文言翻譯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對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特殊句型和文言常識的大量積累,在一般的考試中,大多數都是死亡的說法,例如,天子死曰崩,諸侯、有爵位者和妃嬪的死曰薨,士死曰卒……還有就是各個朝代的官職的結構,例如唐朝管制為“三省六部”,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即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兵部和工部。六部的首長稱尚書,副首長稱侍郎等等。所以,對于閱讀這一類型的題目的解答最重要的就是學生平時的積累和不斷的練習。
語文選擇題考查的是學生對于基礎的語言表達的能力和運用。例如,將給出的一組成語恰當的填入一段文字中,這就需要學生對于成語的含義和它所適用的語言環境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再根據文章的表達的邏輯關系選出合適的選項。還有對于語病題的解答就需要學生對于常見語病的積累,如:語序不當、語意不明、不合邏輯等。例如:在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上,發揮著他們無窮的蘊藏著的能量。這句話的語病就在于句子里的附加詞的次序不符合一般的語言表達習慣,正確的應該是將“蘊藏著的”移到“無窮的”前面。還有一類常見的就是虛詞的位置不恰當,如留在幼兒園的孩子們,都一個一個甜蜜地睡在木板床上。這句話中表示范圍的副詞“都”應該放在表示數量的“一個一個”后面。還有一種題目類型就是成語的使用是否恰當,如:面對鳳凰古城的富人宅第和風雨橋,游客們無不肅然起敬。肅然起敬是形容嚴肅敬仰的感情,適用的對象為人而不是景物。所以,應當將肅然起敬換為嘆為觀止。
在高中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與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讓學生對于基本的語言表達技巧和文言文的常識進行積累,在平時的課本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引導訓練和對于學生的技巧的傳達。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接受對于答題技巧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已達到提高學生答題技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