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
(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河北易縣中學,河北 保定 074200)
作為當前課程改革的熱點,體育有效教學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起著關鍵的作用。那么,如何在高中體育課堂上實施有效的教學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高中體育教師不再是“居高臨下”的管理者,而是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相互討論的引導者、促進者、參與者與支持者。教師不再是課堂中的獨角戲演唱者,學生才是體育學習中真正的主體。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始終“以學生為本”,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水平,尊重個體差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個性化的體育訓練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們身上的閃光點,挖掘不同學生的體育潛能,而不再是一味地只重視對個別體育尖子的培養,忽視了大部分學生。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高中體育教師還要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掌握體育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想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保證其有效性,就要求我們必須選擇那些有效的教學內容。在新課標改革過程中,并沒有給高中體育教師規定應該實施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因此,體育教師能夠放心大膽地去選擇那些適合體育教學的內容,所選擇的體育教學內容必須符合學生所具有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點,必須對實現教學目標有利。因此,在教師選擇體育教學內容之前,必須要深入到高中生的領域中去調查、考察以及分析學生的想法,進而了解他們對于體育的態度、愛好、興趣、實踐能力以及個性的心理特征等等。在實施體育教學的時候,要將體育教學的內容進行分級和分解,讓高中學生能具有選擇性地進行練習。在他們練習的時候,不用刻意要求教學內容的嚴密性和系統性,而要真正落實因材施教,以便能夠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受益。
所謂教學設計就是依據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應用系統科學理論的觀點和方法,調查、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確定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步驟,教師根據經驗選擇相應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資源,評價其結果,對教學活動進行規劃和安排,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的一種可操作的過程。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增刪,所增加內容必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第二是教師對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指定與選擇后,還應考慮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來使教學成為有效的。只有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才會最大程度地發揮所設計內容,使教學達到最優化。
高中體育教學的組織模式主要涵蓋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老師于日常的體育教學中,需采取相對應的組織模式,利用風趣幽默的言語活躍課堂教學,利用優美和規范性的肢體動作來指導學生,以展示體育教學的新意性和創造性。由于高中生的主要目的是為考取更高一級的學府,而備戰高考又屬于一件極為辛苦的事情,只有強壯的體魄才能更好地迎接高考,因此,高中生需以體育課堂為契機,不斷地鍛煉強健的體魄以面對高考。所以,體育教學需著眼學生未來,促使其了解準確的鍛煉技巧,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運動的益處,從而形成終身運動的鍛煉意識。
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要多變,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如走步練習比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兩臂加動作的走、前腳掌著地的走、聽音樂走等多種形式,來完成走步的教學任務。又如在游戲換物賽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復,對每次練習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規為勝,第二次加上誰的隊伍排得好為勝,第三次再加上誰跑得快為勝,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來吸引學生完成游戲任務。同樣在跳繩、拍皮球活動中,當學生拿到繩子或球時,多么想自由地活動。教師可以在完成規定的任務后,給學生1~2分鐘時間去發揮各自的才能(各種各樣的跳法或拍法)。學生正當的欲望得到滿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學習下一項內容。
科學的教學評價能夠激活課堂的氣氛,并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其學習興趣,讓課堂效果更好。要想做到科學的教學評價,教師一定要掌握好“適度”和“適時”的原則。適度即鼓勵要適度,不能言過其實,表揚既要指出其做得好的方面,也要指出其做得不好的方面,并給其提出新的目標,讓學生能夠產生向更高的目標奮進的目的;適時,指的是要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對其加以表揚或鼓勵,讓學生產生持久地學習興趣。
體育教育工作者們必須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努力尋找出一套適合當地高中學生實際情況的,有益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有益于體育意識與體育素養的形成,有益于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