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艷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浯溪鎮第二中學, 湖南 永州 425000)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規定:“深化教學改革,轉變課程實施方式,應該對教學過程各個環節進行全面改革”。只有轉變全過程的教學方式,提高全過程的教學效益,才能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業練習是學科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因而也是促使學生認知、能力、情感全面協調發展的良好途徑。那么怎樣通過設計新穎、合理的作業,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本人根據自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認為作業改革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事情有了興趣都不會成為負擔,作業也是如此。要想讓學生愿意做作業,喜歡做作業,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業,教師應視野開闊,將那些傳統意義上的作業加以改選,使其有一定的主題性和情境性,根據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內容,將作業融于各種形式之中。常用的作業形式有:
(一)口頭、聽力作業。(1)學唱一首英語歌曲,為小組歌詠比賽做好準備。如:學了七年級(上)Starter 后,可以布置學生聽唱英語歌曲《 ABCsong 》。在學了基數詞0—9后,可以布置學生學唱Little Indians。(2)與同學或老師進行一次對話。(話題可以由教師規定,也可以由學生自定)。(3)看(聽)一次英語節目。他們可以看英語電視節目,聽磁帶或看VCD。(4)聽(看)一個英文故事。鼓勵學生平時多讀英語書。每個月最好舉行一次讀書競賽,看看誰在一個月里讀的英語故事最多,給獲勝者獎勵一個小紀念品。(5)朗誦一首英文詩歌。鼓勵學生找一些英語小詩或順口溜,然后讓他們很藝術地寫在一張紙上,并對這張紙進行修飾。
(二)書面作業。(1)編一段對話。(話題可以由教師規定或自定)。(2)寫一篇小文章。如七年級Unit6學了表達個人喜好之后,讓學生寫一篇短文介紹自己及家人的喜好。然后讓學生與同桌交換短文,讓他們互相閱讀并修改對方的短文。告訴學生一位作家往往要進行三次甚至更多次的修改才能寫出一篇好文章。這樣,學生對同桌讀自己的短文就不會那么擔心了。最后,讓學生上交短文,選擇一些好的貼在教室的墻上。
(三)表演作業。(1)情景表演。如學了七年級Unit7購物后,我們可以把全班分成為若干小組,給每一個組設置一個情景。學生必須討論在每一個情景里他們要買什么,并表演出來。(2)進行英文歌曲比賽。
(四)實踐作業。(1)收集英文商標或一些英文標志。如九年級期中復習單元后,可以讓學生各處尋找用英語寫的標志。(2)制作生日卡片、圣誕卡片、名片、明信片。如: Merry Christmas! 課后讓學生自己做圣誕卡片送給別人,如他們的父母、朋友等等。(3)建立電子郵件記事本。電子郵件是練習英語的一個大渠道,用這種方法你不僅可以與你的學生建立一個很好的友善關系,還可以達到練習英語的目的。
(一)自主選擇型。學生是作業的主體。在作業設計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分層作業”。分層作業就是根據難易程度和分量把作業分為基本性作業和提高性作業,學生依照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主選擇、自由搭配。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為例,學習了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后,基礎差的同學選擇基礎訓練中的基本性作業,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嘗試寫一篇有關小收藏方面的短文。這種彈性作業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做到因人而異、各取所需,使全體學生在自己原有基礎上都得到發展,使學生由“要我做”變為“我能做”。
(二)自主設計型。教師要提供給學生自主參與探索、主動獲取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嘗試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設計、自主探究、自我監控。那么,在學期初,可以要求學生準備三個本子:精彩句子本、記錯本、日記本。在學生認為有必要做的時候自己做。在精彩句子本中,學生可以抄摘課文中的精彩句子,也可到課外書中去抄摘,內容由學生自定。記錯本,主要讓學生將自己老是記不住或容易出錯的習題集中到一個本子上,學生可隨時拿出來翻看以備忘。在日記本中,學生可以改寫課文內容,記錄平時的所見所聞,并發表感想,也可以將自己的一些苦惱的事、高興的事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這樣,自主設計型作業讓作業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作業,激發了學生做作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由“要我做”變為“我要做”。
新課程改革綱要已明確指出,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能力是重要的培養目標之一。學生面臨的作業更多的將是探究性作業,作業過程需要學生密切合作。為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可設計合作交際型作業。合作性作業可以有如下形式:
(一)生生合作。指兩個或多個學生相互啟發,共同思考,取長補短,合作完成作業。如在教學生詞后,學生合作背單詞;在聽說課教學后,教師可以布置自編對話作業,讓學生自由“結對子”,用學過的英語模擬語境,展開對話,延伸了課堂聽說教學。
(二)師生合作。即老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完成作業。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外也盡量用英語與自己交談,也可布置學生與外籍教師見面打招呼、對話。又如給老師寫一封英語信,打一個英文電話,發一封英文電子郵件等,既鞏固了知識,又增加了師生思想情感的交流。
多年來,人們重點關注課堂教學改革,并取得了許多成果,但普遍忽略作業練習的研究和改革。作為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有益的延伸部分——作業,是對課程意義重建與提升的創造過程,是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深化過程,其設計思路應當適度開放,向課外延伸、與生活接軌,貼近學生心理的特點,增強實踐性、探索性,促使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主地獲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