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浩
(貴陽市觀山湖區朱昌中學,貴州 貴陽 550000)
新課改提出初中教育要側重素質教育,體育教育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更需要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體育與其他學科不同,具有極為鮮明的自身特性,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機會以及廣闊的活動環境,這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初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具有創新精神,不斷改進體育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
目前,由于中學生考試課程較多,面臨高考壓機較大,因此中學體育課課時被壓縮。經筆者調查發現,大部分中學的體育課每周只有一至兩個課時,有的學校甚至以學習任務重,教學時間緊為由,占用體育課的時間。加之中學生的體育運動時間大多集中在體育課堂上,課下很少有時間進行體育運動,這讓本來就課時不足的體育課更加無法滿足學生運動放松的需求。學生因此對體育課失去興趣,對體育鍛煉也產生了懈怠心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社會生產力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審美情趣也一定程度的提升。在這股浪潮的推動下,我國體育教學研究部門也加強了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盡管如此,在我國一部分地區的初中,其體育教學模式仍舊較為陳舊。許多體育教學課堂依舊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講授完體育課程的知識要點和注意事項后,將課程所需的體育器材提供給學生鍛煉,很少與學生互動。這不僅使學生喪失了與教師在共同參與體育鍛煉時鞏固體育鍛煉知識的機會,不利于師生深厚情誼的建立,同時還使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顯得單一枯燥,不利于培養起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影響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興趣屬于人的個性化范疇,它是激發與保持學生學習行為的最強大的內在驅動力,是對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有關鍵影響的因素。學習興趣濃厚,學生才能從心理上更加主動學習,才能充分發展個性。傳統的體育教學,競技化內容比重過高,教學方法太過刻板,導致很多學生雖然對體育活動很感興趣,但卻不愿上體育課,對于終身體育的目標更是無從談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學生缺乏對體育課的興趣。因此,新課程改革提出要把學生運動興趣的激發作為首要任務來抓。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所了解,要公平、民主地對待所有學生,照顧大部分學生的愛好與需求;選擇教學內容時,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身心發展方面的特征,使趣味性項目多于競技化項目;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在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常規教學內容外,還可以根據訓練器材和場地條件設計幾個可供學生自由選擇的練習項目,以便學生在完成首要學習任務后可從教師設計的練習項目中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進行練習。這種方法對學生鍛煉積極性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都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促進作用。
創新是發展的前提,是進步的動力。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先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教師就必須要有對知識的渴求和有嘗試不同教學方法的精神。在教學中利用教學規律,主動改正在教學中發現的錯誤,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總結,以此作為創新教學方法的依據。教師還要勇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敢于將自己好的方法運用到教學中,依據學生的特點和現狀,研究適合于當前體育現狀的教學方法。善于在教學中進行總結,將適合的、可行的教育方法進行推廣。
體育教材的內容是體育教學的基本元素,在我國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學校所選用的體育教材以文字為主要依托,而圖片、音頻和視頻沒有被很好地利用起來,因而體育教材的內容比較單一,知識的學習過程比較枯燥,學生缺乏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應當注重對于教學材料的選擇,所選教學材料應當具有創新性,要包含創新的教育理念、創新的教材體系、創新的開展形式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滿足21世紀教學理念的需要。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運動視頻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劉翔的百米跨欄,張繼科的乒乓賽事都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深化學生對于體育的認識。
初中學校要重視專業技能高、責任心強的教師的引進工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對教師的培訓工作,加強管理,讓他們不斷豐富教學經驗,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教師也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責任意識,總結教學經驗,能熟練應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有效組織學生進行素質拓展訓練,發現不足,今后在教學中不斷改進和完善,讓素質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基礎性的意義,教師必須加強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并不斷創新自身的教育理念,開展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把這些理念和方法運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能更好地發揮體育學科的促進功能。每一位體育教師都要在這一方面加強研究、有效推動,從而盡快實現素質化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