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
(重慶市珊瑚初級中學校,重慶 400000)
傳統的家校共育多以家長會、家訪、電話等形式展開,形式單一,互動性不足,再加上班額普遍較大,教師時間有限,無法滿足家長的需求。近年來,多好學校大力建設完善網絡平臺,使傳統意義上的單點家校溝通,變成了多點交織的網狀結構,利用多樣化的網絡平臺、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全方位的評價體系等新載體,開啟了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共育的新時代。
一般情況下,開學初會舉行一次家長會和家長面對面進行溝通,它能使家長了解到整個班級孩子的學習情況、行為表現,之后也可以單獨與老師溝通,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現。由于受時間限制,每學期召開家長會的次數和時間也是非常有限的,效果往往不是特別理想。
家訪是一種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通過與家長直接溝通達到交流的目的,溝通效果好,但是一個班人數較多,如果每家每戶進行家訪,教師家訪的工作量非常大。
對于存在問題的孩子,需要進行家訪時,教師需要提前安排好學校的工作,家長也需要提前安排請假,待到雙方都有時間溝通時,往往錯過了最佳時機。同時,孩子每天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如何,家長是不知道的,孩子在家里的學習情況,很多時候老師也無從知曉,這無形中阻礙了家校的溝通。
在家校聯系中,通過建立班級QQ群,讓家校聯系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讓家長和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在QQ群交流的方式,能拉近家長和教師的距離,使他們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積極的討論,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通過和家長交流,教師能了解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使學生擺脫壓力,積極地進行學習和探究。
1.作業、通知及時發布,還記得以前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為了讓家長了解作業是什么,每天都會讓孩子在本子上抄上當天的家庭作業,或者每個孩子發上一張作業單,既浪費資源,又花費時間。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圖片、文字或者是一段語音等方式把作業發送到班級群里,家長下班后在關注孩子家庭作業時,就非常清楚孩子的學習任務了。通過這樣的方式還能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避免偷工減料。同時,學校有重要的活動、通知等,家長都能第一時間知曉,不會因為孩子忘記而誤事。
2.家長參與班級管理,以前班級活動基本上都是班主任一個人全部包攬了,從活動的策劃到實施無一例外,現在借助QQ群,家長們也可以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在家委會的帶動下,很多家長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活動中,比如運動會、體操比賽、歌詠比賽、藝術節展演……每次活動時,在校園總會留下溫馨的畫面:有家長自掏腰包為孩子買食品的,有主動來為孩子化妝的、有堅守在班級服務的、有為孩子拍照留念的、有為班級吶喊助威的……有了家長的參與,活動開展起來就特別順利。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下,各種家校QQ群、微信群就相當于他們的公共空間,每個人發表的言論都必然會被大家看到,沒有任何的私密性。特別是班級家長群,家長的素質參差不齊,如果在群里出現非理性的言論,就會打破正常的公共秩序,甚至造成極不良的影響。理想的家校群是家長和老師在共同擬定的群公約的約束下,以一切為了孩子為出發點,開展與教育有關的交流和活動,讓家校合作朝著正向、和諧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們在組建好各類家校群后,就制定了清晰的管理公約,讓家長都應認識到其利弊,自覺提升個人媒介素養和公共規范意識,從而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同時,各類群的管理員要時刻牢記其教育功能,應承擔起引導輿論走向的責任,杜絕發布一切與班級無關的信息。
如果說學生正在學習、成長中,還不如說家長也正在學習著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家長。通過家長會、博客、微信群等的了解,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確實有欠缺。例如,學生完不成作業,家長不是督促引導,而是代替他們寫作業;還有的家長總是對孩子說“你好好學習,成績提高了我給你獎勵”。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提高了他們的成績,也提高了思想品德和品行,但是也出現了學生不了解為誰而學以及學習的重要性的情況。他們以為學習和做人都是為父母,都是為得到獎品,對培養他們長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師要通過網絡對家長教育方法進行指導,幫助家長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例如,教師通過觀察了解到學生小明學習成績較差、自尊心強、性格倔強、厭學情緒嚴重,無論是對家長還教師的教育都有抵觸情緒。在家長不知道如何教育、引導的時候,教師就要通過互聯網隨時給他們指導,甚至還可以開通微課,有針對性地培訓家長,讓家校教育真正形成合力,實現對學生全面教育,達到互聯網與家校共育的教育目標。
總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為人們的溝通、交流提供便利,教師與家長在這種信息化的家校共育模式中,互動機會增加,加快了新時期下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學校教師與學生家長在良好關系的建立中,密切聯系,加強合作,實現對教育資源的充分發掘和利用,實現了對中學生的全面化了解和引導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