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承德市興隆縣平安堡中學,河北 承德 067300)
微課(Microlectur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教師教學過程的錄制視頻。根據中小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注意力集中時間決定,“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因此,相對于傳統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課的傳統教學課堂來說,“微課”又可以被叫做“課例片斷”或者“微課例”。
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學生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課堂中教師語言啰嗦,冗長重復的教學來說,“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才被稱之為“微課堂”。
從資源格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于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還有主題突出、內容具體;草根研究、趣味創作;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總而言之,微客具有多方面的區別于傳統課堂的特點。
“微課”的出現,對老師以及學生都有一定的影響,有利也有弊,但不可否認的是,微課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使老師與學生都獲益匪淺。
它是青年教師成長的見證者。在傳統的課堂中,授課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并只有一次,絕無重復,單在有了微課之后,青年教師可以隨時錄制每一節課;傳統的評課模式是其他教師對講課教師給予講評,上課教師由于對課堂的投入以及對學生的關注,往往不會記住自身的教學細節,微課很好的彌補了這一點,它可以使上課教師對自己教態、語言、知識銜接等方面進行自評,對青年教師的成長好處多多,使他們可以很快的形成并完善自己的教育風格,更快的成長。
它是教師才華的展示臺。只要是授課教師有心,對課堂的錄制會多姿多彩,它不需要耗費過多的人力物力,就可以以十分自由的課堂形式,展示每位教師不一樣的風姿。
它是教師學習的優秀寶典。精英教師的教學技巧與方法,教學經驗與過程,都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傳播,方便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共同進步,尤其對剛剛步入工作崗位教師來說,大量的微課視頻就是他們工作生涯中的一本本寶典。
微課,最終讓教師從習慣的細節中追問、思考、發現、變革,由學習者變為開發者和創造者,在簡單、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長。
微課給了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學生學習終于可以不再局限于一間小小的教室,不再局限于每節課的45分鐘,它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去學習。公交車上,公園里,甚至是被窩里,衛生間……
學生可以選擇性的學習。相對于因材施教而言,學生們更清楚自己喜歡什么,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愛好,也有不同的偏科科目,有了微課,學生可以有選擇性,有針對性的、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自己熱愛的科目。
微課可以鞏固復習。課堂聽講不可能一直全神貫注,總有一部分的學生有這里或那里的知識漏聽或沒有聽懂。由于時間以及精力的限制,這些問題老師很難課后一一答疑。而微課就可以讓學生有目的給他們逐一答疑。并且微課可以重復播放,接受能力弱一點的學生就可以多次觀看。
總之,隨著網絡與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應運而生。它的出現,必將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一場重大的變革,利也好,弊也好,不同的人會加以不同的利用,希望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帶動我們教育的發展,真正的讓我們去學習,去進步,而不是淪為我們偷奸耍滑,投機取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