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晨晨
(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曹溪鎮初級中學,江西 上饒 334400)
本文針對中學物理新課程實施帶給初中物理教師的嚴峻挑戰,提出了物理教師角色轉變的必要性,物理教師角色應向多元化轉變。物理教師角色轉換是否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人嘗試著將轉換后的教師角色運用到教學中,通過初中物理教學來研究教師角色轉換是否更有利于當前教學。
教師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促進者,這是新的教學理念對教師角色的定位。但是在實際的物理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是習慣于一支粉筆一節課,主要靠自己的講解,而忽略學生的自主學習,這樣的課堂實際還是教師主體的體現,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認為,好的物理教師,應該依托于學科課程標準,以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為準繩,然后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著力于促進學生學習與發展。要想促進學生學習,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更多的參與。例如,在講解知識時,我常常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物理知識。在講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轉化時,我首先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水在不同形態下轉化的物理狀態,以及讓學生通過家里的冰箱制造一些小冰塊,然后再觀察冰如何融化成水,或者冰在融化成水的過程中,如何加快融化速度。學生通過觀察加深了對知識的認知,同時也調動了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與促進者,雖然主導課堂,但卻不喧賓奪主,給學生學習物理重復的參與性和指導性,這樣就實現了教師在物理課堂上角色的轉變。
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是創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關注自己如何提問,卻很少顧及怎樣引導學生提問,這種“生從師問”的局面下形成的學習心理依然是消極的、被動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科學地引導學生提問,使課堂設問更切合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與學習實際,并充分發掘他們的深層潛能和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和探索者。首先,教師要做好“提問”的示范:學習中經常會有哪些方面的問題?在什么情況下可能產生問題?針對具體內容可以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可以就教材提出問題,可以就教學內容提出質疑,可以在課堂任一教學環節中提出問題,也可以在課后提出質疑,師生一起討論,并將新問題引向課外或后繼課程等。
物理教學如果僅僅局限于物理課堂,那么這樣的物理教學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有一些“高處不勝寒”的嫌疑,但是如果物理教學走出物理課堂似乎又存在一定的難度。無論組織還是安全性,都存在一定的隱患,但是如果在小范圍內讓物理教學走向社區,教師也走向社區,則操作起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利用周末時間,曾經讓自己小區附近的學生在征得家長同意后,在小區進行物理的實地考察。當然,如果物理教學進入社區,就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實用性。比如,我們實地考察小區的各種線路的接線是不是安全合理,有哪些用電安全。同時我還嘗試在冬天帶領一部分學生在南湖冰面進行壓力與壓強的實驗,在同樣的結冰條件下,走在冰上如何更安全。或者,利用自制滑冰車,如何才能滑的更加的輕松自如,這就涉及物理上阻力的知識,同時夏天的水面上懸浮的救生帶,利用了浮力的原理,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能增強浮力等等。這樣的社區性質考查,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讓物理教師的課堂增加了更多的素材,雖然這樣的實地教學參與人數有限,但是我盡量留下影像資料,或者利用快手平臺,給不能來的學生進行現場直播或者留下重要的視頻資料。我認為,即使學生不能親臨現場,他們也會被現場的氣氛所感染,進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
總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筆者認為,要用其指導物理教學,培養高素質人才,以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教師除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綜合性知識外,還必須從觀念、能力、方法系統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角色更新。在新的物理教學情境下,物理教師應該立足于課堂教學,做好教師角色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