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英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教育和體育局,河北 保定 072550)
正文: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人才培養有了更高的要求,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個新的挑戰。在新形勢下,一線教師尤其是鄉村教師的專業發展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在農村經濟條件落后的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成長急需加強。隨著信息技術進入校園的腳步日益加快,在原有校園網的基礎上創建能夠滿足校本教研的網絡環境,已經成為校本教研的新階段、新要求。通過網絡平臺的建立,可以在校本教研過程中實現相互協助、專家指導、自我反思,從而達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下面將如何更好的應用網絡教研平臺開展校本研修活動,談幾點實踐策略:
網絡教研環境是指,影響教研活動的全部條件,它包括網絡技術的支持及各種教研參與要素的關系和教研活動規范,還有網絡教研理念等其它方面。網絡教研必須由網上教研平臺的支撐,因為教研平臺是網絡教研的主要環境,良好的教研環境是進行網絡教研的基礎。網絡教研活動的準備工作,直接關系到教研活動的效果和質量,所以建立良好的網絡教研環境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課題組成員充分發掘現有資源,基于“網絡視頻教學互動與研修系統”,此系統的建立,標志著我區網絡環境下的校本研修達到新的水平,通過“視頻互動教研系統”可以實現遠程教師培訓、開展網絡教研工作、搭建網絡課堂直播、網絡視頻會議等功能,是一個互動交流平臺、協作學習平臺和資源共享平臺。
網絡平臺的建設重在同步教學資源建設,如“集體備課”與“典型課例分析”模塊的教學設計、教研員到學校聽課的點評、課堂教學亮點與問題的評析指導、本課題研究動態、學生設計作品等;搭建了互動交流平臺,利用網絡平臺系統開展了校際“同課異構”、“集體備課”、“線上-線下課堂觀摩與研討”、“專題研討”等活動;構建網絡研修共同體,研修共同體以有經驗的專家型教師(名師)團隊和研修團隊為主,以解決教育教學中實踐問題為主題,以線上、線下結合的研修活動為主線,建立“平臺+主體+主題+活動”教師研修共同體。
網絡教研管理包含了網絡教研活動過程管理、教研參與者管理、網絡教研平臺管理等幾方面。
(一)網絡教研活動過程管理包括教研組織的創建、教研活動計劃的制定及活動評價機制等。在網絡環境下創建教研組織有兩種,一種是小范圍的研究共同體,這種共同體基本上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或相同的學科偏好,自發組織,我們課題研究小組就屬于這種形式。另一種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機構舉辦的網絡教研,如教研員組織教師開展的網絡研修活動。無論何種組織方式,都應該是有效的管理,以保障網絡教研的開展。教研計劃對教研活動及活動管理的工作開展,十分重要。教研計劃可以為教研工作指明方向,全程協調整個研究活動,課題研究計劃與教師網絡教研計劃都要在學期初制定好,并有專人負責跟進與修訂計劃。根據計劃組織教研活動,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是網絡教研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制定《聽課評課評價表》、《網絡教研活動評價表》、《網絡教研積分辦法》等,鼓勵教師參與網絡教研的內在動力。
(二)網絡校本教研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網絡教研制度、建立質量評價機制、網絡校本教研技術支持等內容。依據網絡教研特征制定切實可行的網絡校本教研制度,完善這種教研制度能夠保障網絡校本教研的有效開展。比如,課題項目管理、資源共享管理、網絡文明守則、成果展示機制等。在學校層面還應該建設網絡校本教研管理結構,實行分層管理,將學校教研的管理重點下放,通過制定網絡校本教研具體工作制度和對校本教研活動進行情況的指導、檢查、驗收,施行分級分別負責制度,校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教師。成立網絡校本教研評估小組,定期發布校本教研各項評測指標,利用網絡平臺引進校外教研資源、專家學者資源,實現專業引導。學校作為實際教學機構,應該建立于網絡教研相關聯的工作測評機制,促進網絡校本研修的實施。為了使教師提高網絡教研效率和效益,學校應專門組織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培訓的學習,給予技術支持。
(三)網絡教研平臺管理須做好網絡教研資料和在線研討活動的管理。網絡教研資料是開展網絡研修的基礎,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嚴格教研資源的質量標準和要求。在線研討管理具體包括以下工作:提前征集并發布在線研討主題;在研討過程中注意引導;研討結束后及時總結記錄;全程技術支持;激勵機制等。
課題組利用每組的業務學習時間對教師進行培訓,掌握有關信息搜素、課件制作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完成后,以教研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進一步領會相關知識,并就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切磋交流。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教師們網絡與信息技術水平有較大提高,較好的保證了網絡研修的順利實施。于此同時,我們對網絡研修形式進行改革,在通識培訓、專題研討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突出了研修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探索了“案例研究式”、“視頻案例式行動式”等線上、線下結合的研修形式。
利用網絡教研平臺開展校本研修活動是在一個開放的過程中運行的,將溝通與交流、學習與討論、反饋與思考變得更加快捷高效,所以,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掌握更多、更全、更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提升自己、錘煉自己,才能從容為師,才能有資格為師。同時,由于廣大教師對信息教育技術的應用,對數字化資源所表現出的強烈需求,必將使運用網絡平臺開展校本研修活動的工作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