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均平
(青川縣曲河鄉中心小學校,四川 廣元 628156)
就偏遠山區小學生課外閱讀而言,存在的很多問題,不是某所學校所特有,而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那么,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何在呢?下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偏遠山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這是阻礙偏遠山區小學建設與發展的主要因素,在很多偏遠山區小學中,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匱乏,很多學校根本沒有圖書室和閱覽室,有的學校雖然也設置了一些圖書室,但是僅僅是擺設,沒有對學生進行開放。紙資文本的欠缺、陳舊,內容太過單一,這和當前高速發展的教育形式是極不相符的,嚴重影響學生的課外閱讀,同時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還造成很大影響。
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偏遠山區教育信息比較閉塞,經費短缺問題非常突出,目前,很多偏遠山區小學主要還是依靠政府資金資助,沒有有效的融資渠道,缺乏收入。這對偏遠山區教育教學造成很大影響,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能對紙質文本及時的更新,雖然近年來也通過各種辦法,相應的增加一些紙質文本,但是其更新難,更新慢的問題卻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是極為不利的。
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背景下,電子科技產品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電子文本也獲得了相應的發展,電子文本對于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提升其閱讀能力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偏遠山區學生,經濟條件很不富裕,生活居住在農村地區的大量留守兒童,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困難,根本沒有接觸過電子產品,對此方面的知識非常匱乏,缺失媒介素養,成為阻礙偏遠山區小學生電子文本普及的主要因素,造成很大困難。電子文本雖然對促進學生的學習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對學生也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尤其對學生的視力影響很大,長時間使用會增加視覺疲勞,增加近視眼的發生風險。
偏遠山區小學教師資源非常匱乏,而且教學任務相對繁重,有的老師身兼數職,不僅教學語文,還教學數學,教學管理,批改作業等各種工作任務,讓老師無暇顧忌學生的課外閱讀,不能對學生提供有效指導,影響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而且,偏遠山區小學多數都為留守兒童,父母都投身經濟發達地區進行務工,對孩子的監管造成很大影響,處于放任自流的情況,學生對閱讀興趣不高。而且在家庭中都是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進行管理,他們文化素質不高,再加上年齡過大等因素,不能對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提供有效指導,并且無書可讀的現象普遍存在。
在偏遠山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當將現有的紙質文本資源充分利用,對學生提供科學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閱讀。并依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對其課外讀物進行合理選擇,交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指導學生閱讀過程中必須要做好相應的筆記,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知識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并且,偏遠山區小學還應當依照自身實際,適當的增加經費投入,對現有的紙質文本資源進行更新,加強圖書館和圖書室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空間。
在對偏遠山區小學生進行抽樣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家庭中根本沒有長書,既是有的也非常少,無書可讀,是偏遠山區小學生的現實閱讀局面。受經費匱乏的影響,課外讀物得不到及時更新,圖書人均占有量很低。一些學校受教育經費影響次之,力量嚴重不足,圖書室僅僅發揮著擺設的作用,應付上級檢查,沒有對學生進行開放。這些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造成很大影響,為了有效扭轉這一局面,可以倡導留守兒童,家長為孩子購買一些合適的文本讀物,豐富學生的閱讀,這不僅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應當加強落實監督檢查工作,對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研究,并提供適當指導,幫助其解決遇到的實際難題,這樣才能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發展。針對小學生的閱讀,應當建立健全家庭與家庭文本交換閱讀機制,利用家?;樱彝ヅc家庭文本交換,讀書匯報、讀書交流、讀書筆記展示等各種形式對學生的讀書筆記進行檢查,充分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來有效解決學生無書可讀的窘境,對學生提供科學指導,幫助學生提升其閱讀素養。
學校對學生課外閱讀教育工作非常重視,通過“留守兒童之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并對學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集中指導,避免外界因素造成了干擾。并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興趣愛好,盡可能為其提供一些有益的讀物,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拓展學生視野,使其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下獲得更好的發展。
電子文本閱讀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與閱讀能力的提升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電子文本閱讀過度使用也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特別會增加學生近視眼發生率。所以,有條件的家庭作好電子文本的使用和監管,盡量合理使用電子文本,并加強引導與控制,為學生提供利于其成長與大的良好閱讀媒介,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閱讀空間,促進學生閱讀能力不斷發展。這樣偏遠山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將會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