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文婷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任遠中學,江西 九江 332600)
一直以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學生對教師言聽計從,認為教師的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必須要無理由地聽從。可想而知,學生在這種教學氛圍下學習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種恐懼心理,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折扣,學生的思維發展也會受到影響。這對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是十分不利的,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廣大高中數學教師在新的課程改革下要轉變教學理念,轉換自身角色,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這樣,學習效果才會提高。教育學研究表明,學生在民主、輕松的氣氛下學習不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提高學習自信心,還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好的開頭,只要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必須要精心創設課堂導入,營造和諧良好的教學氣氛,在教學之初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很快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創設有效情境導入數學課堂。高中學生的思想活躍,有強烈的表現欲望,教師完全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開展游戲活動來導入教學課堂,這樣既可以活躍數學課堂氣氛,增強數學課程的趣味性,還以學生的天性為基礎,挖掘了學生的數學興趣。比如,在學習函數時,為了使學生能夠盡快融入到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先準備一張白紙,將其對折分開,然后將所有的紙張對折再撕開。如此重復,學生會發現折疊的次數越多,紙張的數量就會越多,由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兩者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試著寫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公式。這種啟發式的導入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到愉悅,學生的積極性自然會高漲,思維也會得到鍛煉。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導入函數的有關概念,就會使學生學生順理成章地接受,學習效果會更好。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實踐活動導入、故事情境導入、音樂形式導入等方式,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高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保障。學生只有學好了數學課程,才能提高整體素質和水平。然而,數學知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其不像語文、歷史課程那么形象生動,如果學生沒能走進數學,會感覺數學學習枯燥乏味,學習效果也不會很好。因此,數學教師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高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數學課堂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數學課程的樂趣。首先,教師要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問題的創設既不能打擊學生的探究欲望,又不能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做無謂的徒勞,否則問題創設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其次,要創設合理問題情境。教師在創設問題時要嚴格按照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要設置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問題,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使學生能夠積極投身于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問題創設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二項式定理”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引出要學習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產生樂于學習的情感,收到良好的效果。
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知識可以鍛煉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單純的說教方式不利于學生接受知識,所以,為了使數學課堂更加形象,教師可以結合直觀教具來提高課堂效果。例如,立體幾何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對其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實體的教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認識幾何概念,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逐步應用于數學教學過程中,成為當前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數學教師可以將數學教材中的一些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通過多媒體的各種技術手段充分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的各種感官都能受到強烈的沖擊,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立體幾何內容時,對于圖形的展示,教師不可能一一在課堂上畫出來,這既浪費時間,又不現實,而且數學教師又不是美術教師,畫圖的技術也不一定很好。為了保障教學過程的有效開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這樣既標準規范,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數學課堂無形中充滿了趣味性。但是,多媒體只是數學課堂的輔助性工具,教師要適時適度地應用,不能濫用。
總之,數學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學好高中數學課程對于學生學習其他課程、提高綜合素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想方設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