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姣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第五小學,貴州 遵義 563000)
引言:語文閱讀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構成之一,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擴充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同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的知識儲備與應用技能。小學中段年級的學生,其感知覺與思維認知都在發展的過渡階段,因此更加凸顯了小學中段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它不僅是連接低段與高段閱讀的重要紐帶。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認識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促進其思維發展,同時陶冶學生的個人情操,這關系著創建高效的閱讀課堂與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提高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有效性刻不容緩。
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新三維目標,所謂三級目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同時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價值觀與情感態度,但是在實際教學情況中,通常沒有做到三者和諧統一的發展,更多的是將其分散展開教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通常只是將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以及愛國主義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但是其概念和范圍都非常廣泛籠統,因此無法給學生切實的感同身受體驗。由于無法檢驗這種寬泛的教學目標,因此阻礙了教學環節的正常開展。且由于這種不明確的教學目標,使教師在實施教學中無法落實具體的活動。除此之外,還存在一個普遍現象,教師忽視教學目標。雖然教師在日常備課時寫好教學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完全有由教師主觀發揮,完全沒有按照設計好的教案進行,嚴重降低了教學的效率[1]。
教學方法脫離實際情況也是導致在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有效性降低的重要原因。在實際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忽視了閱讀教學的方法及有效性的重要性,只是將字詞和語句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將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唯一方式,忽略學生之間的發展差異,從而使閱讀教學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閱讀能力的不到有效鍛煉,降低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教師在采用這種不恰當的教學方式,難以幫助學生建立閱讀自信心,這些都是降低閱讀教學效率與質量的影響因素。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過度使用多媒體也是導致閱讀教學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小學生的自控力較差,同時加上教師盲目沒有節制的使用多媒體,致使多媒體沒有發揮原本的作用,阻礙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這種看似創新豐富的教學課堂,雖然兼具廣泛性和綜合性,但是學生并沒有有效的閱讀和體會文章的感受,這也與閱讀教學的目標背道相馳。
實施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專業化的設計和組織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要具備極高的專業素養,充分運用自身的知識儲備,擬訂正確的教學目標,合理的開發課程資源,開展最佳的教學活動。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創新教育理念,這也是教師提升自身能力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師生互動,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使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特別短,加上他們的觀察力、創造力以及適應力等因素,成為影響閱讀教學的重要因素。依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小學中段的學生逐漸發生了轉變,由圖片式閱讀轉為語言式閱讀,同時他們的思維也正在向可逆性與多維性發展。大部分教師沒有重視學生的發展規律,導致他們繼續采用傳統的四班的教學方式,是學生無法全身心投入到閱讀課堂中,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為了徹底避免教師設計較大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在日常閱讀教學活動中,首先要有充足的藝術鋪墊,環環相扣,通過閱讀的每個環節不斷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涵義,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其次教師要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選擇的教學材料不僅要適合學生,還要豐富多彩,充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促進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最后,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知識延伸,通多閱讀不斷拓寬教師的知識面,所以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不能僅僅依照課本,還要注意課后的知識延伸。例如《趙州橋》一文中,教師可以利用適當的色彩鮮艷、生動形象的插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講授重難點內容時,教師可以選擇部分插圖作為輔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充分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其寫作目的[2]。
現場的真實感受是最能引發共鳴的,教師要充分利用情景教學的優勢,不斷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創設適合的情景使學生切實的融入到情境中,例如教師講授《陀螺》一文中,可以適當的帶幾個陀螺到課堂上,帶小學生感受陀螺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探索、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能使學生充分體會文中的情感意境與歡樂的語文課堂,真正體會語文的奧秘。
結語:善于運用各種閱讀教學策略能夠有效提高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使學生熟練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讓學生在生機勃勃的課堂上學習真正的閱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