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杰
(河北省文安縣劉么管區大趙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血脈”和“精神命脈”,在新時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義重大。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和綜合性極強的學科,與傳統文化有著廣泛的切合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也是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思想道德品質的有效方法。
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意義,從社會角度看,這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樹立小學生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的需要。針對小學生個體發展而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還有如下意義:
一是開闊小學生的知識視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海納百川,涵蓋了諸多領域,為語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極大的開闊小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厚他們的知識儲備。二是深厚小學的人文底蘊。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在獲取知識,更是一種修為成長,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對于深厚小學的人文底蘊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作用。三是健全小學生的精神人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了深刻的哲學、道德、品質教育元素,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增強他們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健全其人格,促進其健康成長。
(一)經典篇章。在現行小學語文課本中,古詩詞、文言文等約占30%的比例,且隨著語文教學改革,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這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最直接的形式。
(二)成語典故。成語的積累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大部分的成語都出自于歷史典故,尤其以春秋戰國時代的居多。成語典故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最為常見的載體。
(三)領域交叉。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很多課文會涉及到歷史、藝術、哲學、人物、風俗等領域,如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一年級下冊有《司馬光》一課、三年級上冊有《盤古開天地》一課……六年級下冊有《北京的春節》一課等等,這些包含了傳統文化教育元素,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常用途徑。
首先,認識上存在誤區,部分教師認為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關聯性不大,傳承傳統文化,可以通過開設國學課等校本特色課程加以實施,在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會影響正常教學進度,甚至會影響教學質量,因此對此項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其次,目標上存在偏差。部分語文老師只重視通過滲透傳統文化,來加強小學生古詩詞、文言文的學習,增加他們的文學知識積累,忽視了文化教育和精神教育,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再次,方法上存在不足,傳統文化內容極為豐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途徑也很多,但在實踐中,部分語文教師教學方法較為保守,依然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以課堂教授為主,學生只能被動聽講,參與度不夠,體驗感不強,導致無法激發出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一)提高重視程度。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意義,特別是傳統文化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增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學習,豐厚自身的人文底蘊,達到影響和感染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目的,同時增強教師對傳統文化的執教能力。
(二)深挖現有教材。小學語文教材中含有豐富的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深挖現有教材,將教材中傳統文化元素提煉出來,按照語文教學規律和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歸納整理,使之形成系統,建成體系。如分為文學常識、哲學觀點、道德教育、風俗習慣、藝術鑒賞等,并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實際,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加以滲透和擴展,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三)引導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需要引導小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學語文閱讀課,一方面要為學生推薦傳統文化書目,如詩詞、古典小說、史書、散文等,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另一方面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古文的方法,閱讀古文對于小學生而言難度較大,很多學生會有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并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統一的講解,為他們的閱讀掃清障礙,提高他們閱讀的積極性。
(四)注重實踐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知識的傳授,對小學生而言更是一個傳統文化基因外化于行,內化于心的過程,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可以加強他們的體驗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如結合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開展傳統習俗知識競賽、古詩詞背誦比拼、組織學生游覽名勝古跡、成立傳統文化興趣小組等等,寓教于樂,讓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浸潤傳統文化、感悟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也是語文教學寶貴的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文化自信的社會發展需要,也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和人文底蘊的個體成長需要,廣大語文教師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切實提高重視,不斷探索滲透的新方法、新途徑,以期提高工作質量,為學生成人成才和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