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琳
(河北省唐山市灤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河北 唐山 063700)
學生認知機制閱讀的狀態如何,常常取決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水平。如果學生對教師的閱讀材料背景介紹產生了興趣,或受本單元話題的“熱身”的影響,或充分認識了閱讀的重要意義,都能使他們迅速地進入高效閱讀狀態。通常,學生在高效閱讀狀態下表現為:閱讀興趣濃厚。對閱讀材料的內容、形式等充滿好奇心,有急于獲得閱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的強烈欲望;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閱讀之中;對閱讀材料感知準確而迅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捕捉到材料中所負載的信息,并對之進行篩選,摘取其有用的信息;閱讀時領悟深刻、把握準確、思維活躍。閱讀時,大腦能隨時調用儲存的信息,用以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分析、歸納、演繹,在此過程中思維形式都參與到閱讀之中,為閱讀服務。
閱讀教學中的激趣“熱身”,既能激發強化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又能軟化本單元教學內容中“硬骨頭”。“熱身”討論炒得爆,課堂學習氛圍就會轟轟烈烈,就能引導學生進入高效閱讀狀態。
小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并非十分準確,他們認識事物常常膚淺,粗略,或者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特征而忽略事物的本質特性,或追求認識的高效而只是淺嘗轍止,以偏概全,對事物的認識缺乏公正性、全面性、深刻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材料的感知也是如此。因此,教師必須認識和掌握學生這一感知事物的特點,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對學生的要求應具體明晰,教師的要求越具體,學生閱讀的目標就越明確,閱讀的效率就越高。閱讀教學的要求應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和循序漸進原則,具體操作可按以下程序。
第一層次要求:
初步感知短文,思考教師所布置的啟發性和挑戰性的問題。
根據標題,猜測短文內容,為后面的閱讀打下基礎。
找出文中一些關鍵詞和句型,理清短文脈絡。即搞清楚: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根據上下文猜詞解意。關鍵詞由教師講解。
檢測效果。用投影儀呈現5-10個是非題或選擇題,在限定時間內檢測學生粗讀效果。
第二層次要求:
限時細讀。在限定的時間內通過呈現理解性問題(一般5小題)引導學生對所讀內容進行分析、比較、推理、綜合、歸納、總結,以便把握短文的實質和內容的各個細節,然后讓學生口頭或書面回答問題。
倡導合作式閱讀活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各項任務,由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小組活動來合作完成。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合作、互動、創新的過程。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了解對方的觀點,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為此,我有時將學生帶到草坪上,有時將學生帶到語音室,有時將學生帶到閱覽室,讓學生二人一組、四人一組、六人一組或自由組合進行英語閱讀活動。
復述短文。在培養閱讀能力的同時,通過復述短文可激活學生儲存于長期記憶中的知識能力模塊,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和言語表達能力。根據班級里學生的差異,可利用關鍵詞、關鍵句加圖片進行分段、分節或整體復述。
開放性設問。運用發散性思維,圍繞教師布置的話題,在短文的基礎上得以啟發,開闊視野,發揮想象,陳述自己的觀點,并在課堂上進行交際活動,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動物類單詞時,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問題: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Why?并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每組推選一位代表上臺陳述自己的觀點。
第三層次要求:
及時復習、歸納、內化語言。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的著名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應該在沒有完全遺忘之前就復習。這種復習可以復述一下內容,也可以把短文再讀一遍。這一遍不僅是復習和消化自己學過的材料,而且對文章也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也能彌補一些遺漏的地方。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開闊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活躍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和能力。為達到這個目的,在學生對篇章的結構、內容及融合的知識點有了較好的掌握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整體吸收和運用,引導學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進行交際活動。如改寫、續寫,角色扮演,或運用所學重點詞、重點句型設置場景進行說話、寫話,或結合短文話題及提供的圖片開展說寫活動。我經常這樣做:一是表演。讓學生閱讀之后把短文內容表演出來,能幫助學生對課文整體進行吸收與運用,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如讀完“A new house”后,我讓學生扮演成Yang Ling和Nancy,并有Yang Ling向Nancy介紹自己的“A new house”。二是討論。閱讀后的課堂討論可以促使每個學生參與分析、概括和評價等思維活動。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發展。三是交流閱讀心得讓學生閱讀之后交流各自的認識和感想是學生對閱讀效果的一種自我評估。在這種評估中,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閱讀的成功或不做之處,鞏固正確的閱讀方法調整自己的閱讀方式,從而達到預定的閱讀目標。
興趣是動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前提,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是關鍵。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科學的閱讀方法,循序漸進,并與聽、說有機結合,才會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總之,只要教師明確具體的閱讀教學目標,持之以恒,同時,采用恰當的閱讀教學策略和閱讀模式,小學生英語閱讀潛能將會得到充分的挖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