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廣西百色市凌云縣中學,廣西 百色 533199)
新課標提出以小組合作方式來推進高中數學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明確自主學習目的與方式的同時,在學生之間形成一個自主與互動的學習氛圍,這對提升教學質量意義重大。本文主要對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希望可以為同行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合作學習模式最初發展源于國外,但是近年來國內教育界廣泛地將其應用于中小學教學中,何謂合作學習呢?合作學習是指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實現學習目標和完成學習任務,與班集體教學相比,更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張揚學生的個性。
現階段,我國的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在應用上相對較形式主義,相當一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對學生進行分組或者對學生的坐位進行變化就是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對于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認識不夠深入,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深度。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對于數學教學難度的重視度不足,在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部分數學教學課堂雖然看起來氣氛十分熱鬧,然而在問答環節卻極少有學生積極代表小組闡述意見,導致小組合作學習仍停留在形式上。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選用的小組合作教學方式不夠科學和完善,造成學生出現懈怠情緒。此外,雖然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主張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然而,教師在該過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教師仍然需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指導。現階段,部分教師不夠重視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指導工作,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效果相對較差。
但在實踐中,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施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1、教師課前對合作學習的問題及過程沒有認真設計,也有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時機把握不好只是按照預定的設計,把學生往教學框架里趕。2、合作時間預留的不足或合作用時超出預期的太多。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往往是教師呈現問題后未留給學生片刻思考的時間就宣布“合作學習開始”,不到幾分鐘就因時間緊迫便叫停。這時,有的小組還未真正進入合作學習主題,有的小組才剛剛開始。另外,有的小組因為準備不充分或合作能力較差等原因導致合作時間超出了預計太多。這樣,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養成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下次開展合作活動學生也懶得配合了。
小組評價是對小組合作過程和學生合作表現的監控,是促進合作小組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不公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陛,因此對合作學習評價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評價小組的整體情況,可以通過小組之間的互評、小組自評和教師評價來完成對小組的整體評價。小組自評能夠使學習小組成員維持良好的工作關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學習,使組員對自己的參與情況有所了解,保證學生在原認知水平上能夠積極進行思維,為強化小組成員的積極行為和小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條件。小組自評初期,老師可以明確一個自評的結構,使學生的評價可以參照一定的程序、圍繞一個中心或突出一個重點。
由于高中數學相較于初中數學而言更加抽象和復雜,因此,教師在展開數學合作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例如教師在講授《三角函數》這一節的時候,引導學生分析不同的三角函數的圖像、性質,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共同找到三角函數的重要知識點。
由于合作學習是建筑在小組成員共同協作的平臺上,因此,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分配小組成員的學習任務。例如教師在講授《數列的求和》時,往往可以安排小組內的組長負責尋找數列的通項公式,組員負責探究求和的方法,大家共同探討和總結不同的數列的求和方式,最后選舉一名同學表達小組討論結果。
目前,評價方式比較單一,不夠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然而,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只要求學生可以人人都進步,這是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教師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相結合,組間互評和組內自評相結合的評價機制。教師要將評價貫穿于整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以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主要目標。教師評價學生時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要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分析肯定其中積極的因素,然后幫助提出改正的方法。在學生之間進行評價交流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問題解決中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點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在相互評價交流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貴在參與。這就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模式完成以后,不僅僅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同時還要針對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作出理性的評價,而且還要包括對學生在小組內的評價。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必須深入了解教學內容,不斷更新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需要教師精心備課、進行合理的分組之外,還要構建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完善評價體系,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改進,從多方面進行探究,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