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紅霞
(甘肅省隴西縣菜子鎮淺河小學,甘肅 定西 748100)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更深刻的認識到了教育的作用,而情感教育也隨之受到大家越來越多的重視。如今的教育,本身就有很強的目標性,它要求受教育者的知識水平要不斷的提高,還要求培養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成為社會需要的全方位人才。所以在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時,一方面要培養他們各個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要進行情感教育,例如,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進行深化改革,而情感教育正是順應時代的發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讓基礎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得以實現。在小學的學習階段,情感教育十分重要,對數學教學也不例外。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只有學生對數學學習形成了一些品質,如,興趣、自信心等,這樣才有助于他們“樂學”和“愛學”,進而對數學學習產生動力。作為數學教師來說,要有先進的思想和教學理念,把重點放在學生的發展上,讓他們通過學校的學習,在離開學校后,能夠不斷發展自身的能力。所以說,在平時的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會讓學生終身受益。
興趣對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只有對數學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他們才會朝著目標一直向前。例如,在八冊九單元的練習中,有一小節是介紹數學家陳景潤的,通過介紹名人對數學的貢獻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情境,把課堂問題轉化成有趣的童話故事,使課堂的趣味性增加,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創造不同的機會,讓學生的各個方面都能夠得到鍛煉。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如何解決,而是要去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從中總結經驗,讓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對老師產生積極情感,那么他們就容易將這種情感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內容上去。教師以民主、平等之心尊重學生,并以真誠的關懷、誠懇的語言、期待的目光幫助、感化學生,他們會覺得老師和藹可親,從而產生一種既崇敬又易于接近的友好相處、心理相容的效應。學生有了這種親近感,就會對老師的教學表現出聚精會神、情緒飽滿、有疑敢問等狀態。所以,我平時注重多了解、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課堂上注重多與學生交流互動,雙方建立了平等和諧的關系。有時上數學課,我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和學生一起研究探討,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當學生對有的問題苦思冥想時,我會態度和藹地適時對大家進行點撥、啟發,這些做法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之轉化為學生內部的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生智力活動的積極性。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通過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比如在教學商不變性質時,我先出示“320÷40”,學生們很快就算出結果,接著出示“(320×2)÷(40×2)”,學生們就拿起筆計算,一會也算出結果,最后又出示“(320×8)÷(40×8)”,學生們算了一陣才算出結果。這時,我對學生們說:“我不用計算就能得出結果,你們想知道我是怎樣計算的嗎?”這樣,一下子就激起了大家的濃厚興趣,從而很輕松地將教學導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再如教學“254×60”,學生計算完之后,我安排學生驗算檢查時,為了避免驗算方法的單調而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我就逐步告訴他們“估尾數”“估位數”“交換法”等一些檢驗方法,從而激起了學生的嘗試興趣,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很快就完成了驗算檢查。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對待老師的表揚獎勵、批評懲罰和漠不關心有著絕然不同的心理體驗。如果教師對學生漠不關心,學生有了進步不能及時得到表揚獎勵,有了不足也不能及時得到批評和糾正,那么學生(尤其是自制力差的學生)也同樣會以無所謂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因此,我在數學教學中始終堅持以表揚獎勵為主、批評教育為輔,表揚與批評有機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多體驗成功,不斷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當學生有了進步時,我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當學生在學習中有困難時,我及時給予鼓勵和安慰,給他找小幫手,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和同學對他們的關愛、寬容和信任,消除學習中的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把教師的期望轉化成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我用一顆愛心,去平等看待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上有障礙的學生,努力去發現和欣賞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讓學生擁有尊嚴,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數學,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愿學的心理傾向。
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情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對工作的愛,對學生的愛,這種熾熱的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靈上會喚起學生相應的情感反饋,繼而可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因此,教師要熱愛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品德修養,要用高超的課堂教學藝術打動學生,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強烈共鳴,達到以情激情之目的。課堂上師生之間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這種互動必然是雙向的,所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學生,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的切身感受;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帶著學生共同走進知識領域。教師要從講臺上走下來,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及時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