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吉林省乾安縣贊字中心校,吉林 乾安 131400)
2001年,《新課程標準》正式出臺。隨著它的出臺,英語教學改革在全國展開,農村中學英語課改也緊鑼密鼓的進行。在新課程的指引和廣大英語教師的努力下,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是,農村英語課改也出現了新的問題: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學質量嚴重下滑,學生課堂表現及學習成績兩極分化。面對如此局面,有的老師干脆放棄,回到原來“填鴨式”“滿堂灌”教學。因此,在進行課改的同時又能提高教學質量,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成為了廣大農村英語教師的向往。針對此問題,作為一線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筆者將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歷及進行課改中的所感所悟談談新課改下英語教學出現質量下滑的原因及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措施。
(一)農村英語教師仍被舊的教學觀念束縛,導致教學方法更新緩慢,無法適應新課程,跟上課改腳步,影響教學質量。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農村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很多教師采取“填鴨式”教學,屢試不爽。可是隨著新課改在全國的展開,各教育部門大喊“課改”,并出策了相應措施。可是受陳舊的教學觀念的舒服,走不出“應試教育”和“一言堂”的誤區。又迫于上級的壓力,在未認真學習理解《新課程標準》的情況下,想當然進行他們謂之的“課改”,從而出現表面熱鬧,實則效果不佳的境況,進而引發教學質量下滑。其次,由于農村環境等各種因素,教師真正認真閱讀理解《新課程標準》的極少,他們多半是通過雜志、講座、培訓等形式接受新課改及標準的,有點是是而非的感覺,從而大大影響了教學觀念的解放和教學方法的更新.
(二)農村中學缺乏英語語境,缺乏使用現代輔助教學設備的意識。學生整個語言環境都是中文,唯一能接觸英語的地方就是英語課堂。可是由于學生基礎差,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等原因,大多數老師用中文上課,或用翻譯法,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學生幾乎沒有說英語的機會。在鎮上說普通話都遭人嘲笑,更別說講英語了。學英語就成了單詞—語法規則—課文的死記硬背,孩子苦不堪言,恐懼學習英語,成績可想而知。其次,雖然還有很多邊遠農村中學未安裝多媒體,可在安裝了多媒體的中學,老師由于不會或其它原因也極少或從不使用多媒體,錯失了多媒體在英語教學特別是新課改下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作用。
(三)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英語興趣不高,缺乏主動性和探究性。進年來,雖然國家要求小學三年級就開設英語,可是由于小升初不參加考試,很多邊遠小學并未開設。即使開設了,大部分學生和教師都視其為副科,對英語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毫無興趣。而初中英語起步高,特別是新教材GO FOR IT 難度全面提高,跨度大,對教師和學生要求都高。由于小學基礎薄弱,導致學生進入初中后感覺英語學習困難重重。另外,在《新課程標準新》的指導下,新教材設計了很多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活動,如pair work, group work, make a survey等,更好的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然而,由于以前的學習習慣,很多學生缺乏主動性和探究性,因而不適應老師新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習兩級分化。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有效的課堂教學,高質量的教學,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發展的教學。因此,在響應課改的同時,提高課堂有效性,消解學生兩極分化刻不容緩。以下是筆者之我見,供大家參考,互相學習。
(一)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跟上課改步伐。首先我們要加強新課改理論學習,認真研讀消化《新課程標準》,專心研究新教材。其次,新課標強調英語教學從注重語言知識向注重知識與注重語言技能特別是交際能力轉變。強調由輸入為主向輸入與輸出并重轉變。因此,我們要摒棄“填鴨式”教學,真心轉變教學觀念,走出“應試教育”誤區。新課標對教師角色也做了新的定義。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盡量使用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The Task-based Approach and the Communicative Method等與新課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真正做到葉瀾教授所倡導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創設英語語境,為學生營造濃厚英語氛圍。借助現代教學設備,提高教學效率。功能語言學派強調語言的習得需要使用操練,而使用是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也就是說只有需要,語言學習者才會去使用目標語言。而我們農村中學是極其缺乏英語語言環境的,因此教師要努力創設一定的英語語言環境,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實踐和綜合運用能力。創設英語語言環境首先教師要在英語課堂盡可能多的說英要并多鼓勵學生用英語交流語。即使開始學生接收有一定困難,但輸入量達到一定程度,耳濡目染,輸出也就容易多了。比如“class begins”,”hands up”, “stand/sit down, please” 之類的課堂用語,相信在我們每天不斷重復之中,學生也就潛移默化了。
(三)靈活采用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興趣。我們要靈活采用教學手段,借用現代教學方法和設備,創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那么,我們具體應該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首先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七年級初,我們就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有用性和重要性。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良好態度和自信心。其次要認真備好每一課,靈活采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我們要認真領會《新課程標準》精神,轉變教育觀念,跟上課改步伐,努力創設濃厚的英語氛圍,借助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