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吉林省長春市第五十二中學,吉林 長春 130031)
引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閱讀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以多向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的寫作脈絡以自由表達能力,以文章的藝術性豐富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需要從信息資源應用以及寫作內(nèi)容創(chuàng)新等角度進行完善,在強調寫作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效果提升[1]。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中心,帶領學生閱讀故事、詩詞、文章,從故事的角度積累詞語小卡片,這對學生的詞匯量積累以及豐富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等方面有積極作用。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以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認知以及周圍事物感知為中心,在分析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作文的興趣,通過實踐、主題班會、網(wǎng)絡互動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2]。
在突出寫作實踐性的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寫作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掌握運用語文文字規(guī)律,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例如,在對描寫人的文章進行寫作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語言、外貌、動作等方面進行描寫,幫助學生羅列寫人方面的詞語,進而拓展學生的語文寫作思維。但是,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文字以及人物描寫比較中規(guī)中矩,部分學生只是利用老師的詞語進行造句,并不能達到文章的寫作水平。所以,在開展寫作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從生活情境的角度,對語文寫作以及文章練習等方面提供素材,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在實現(xiàn)學生寫作思維拓展的過程中,深入實踐不同的寫作方式,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在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教學平臺,對寫作素材進行收集及整理,豐富學生的閱讀面,為學生的后續(xù)寫作奠定基礎[3]。
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鍛煉,需要學生讀懂教材,并從有感情朗讀的角度,以感情為載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多向互動的基礎性條件。學生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以寫作需求、寫作能力鍛煉為中心,幫助學生將文章與自身的情感融合,進而提高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
多向互動并鼓勵學生自由表達,需要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從口頭語言到書面表達的過程,幫助學生實現(xiàn)寫作水平的綜合提升。在語文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將時間留給學生,學生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豐富學生的自由表達。例如,在對《我想對你說》進行練習寫作時,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和交流。如同桌之間的互動,這對增進兩人之間的友誼以及鼓勵學生的自由表達等方面有積極作用。尊重學生,從學生的角度開展互動,對學生的自由表達能力提升有積極作用。例如,在開校運動會期間,可以根據(jù)學生自身的感受,寫運動會的讀后感,這對抒發(fā)學生的真實情感以及展現(xiàn)學生的獨特個性等方面有積極作用。
多向互動的開展,需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情感,對學生的文字表達、寫作敘述以及寫作練習等方面進行綜合調整,充分了解并分析學生的寫作水平后,從學生寫作特點出發(fā),開展不同的活動,抒發(fā)學生的情感,并帶動學生整體的寫作興趣及寫作積極性。在開展寫作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交流、合作以及相互尊重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提高學生對寫作的重視度,在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自由表達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
突出學生的個性化寫作特點,是在學生具備一定寫作素材、情感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將語言以及思維轉化為文字,以此實現(xiàn)學生語言文字轉換能力的綜合提升。文章具有藝術屬性,幫助學生領悟作家思想情感的基礎上,鼓勵學生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并從語言、文字的角度進行寫作教學。學生個性化寫作的培養(yǎng),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一)從段落開始,在輔助學生進行寫作練習的過程中,需要從段落的寫作入手。以描述人物形象為例,段落內(nèi)需要包含人物形象、特征、事件等內(nèi)容,在深入挖掘的過程中,包含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等內(nèi)容,以問題反問的方式,學生以回答問題的方式,形成段落的撰寫,但是,在實際引導的過程中,盡可能以學生的自由表達為主,避免出現(xiàn)固有的思維模式,影響學生寫作創(chuàng)新。
(二)在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需要從文章思路、段落安排、結構設計等角度進行綜合培養(yǎng)。在引導學生寫作思維的同時,幫助學生對自身的文章進行修改,在落實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中,可以以學生互相修改的方式,學生之間可以了解自身的不足,進而實現(xiàn)對文章的修改。在學生相互修改后,教師進行指導及修正,針對標點符號、錯別字、造句、語句不通等方面進行指導,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
教師在布置寫作作業(yè)之前,需要從學生自由表達、寫作思維以及文字組合等多角度進行輔導,然后再進行初稿的寫作,之后對其改正后進行謄抄。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應指導學生了解文章的思路,從而使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可將自己在閱讀中積累的詞語佳句運用到實際的寫作當中。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將讀、寫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促使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繼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從語文寫作練習以及文章指導、文章逐步改進等多角度進行完善,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寫作水平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提升。
結語:綜上所述,結合“三部曲”的思路,小學語文寫作創(chuàng)新需要從閱讀、表達、寫作等角度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對學生自身的寫作特點、寫作水平等方面進行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寫作探索欲望,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寫作能力等方面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