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張百灣中心校,河北 承德 068253)
語文作為每一個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后接觸的第一門基礎課程,或貫穿一個學生的整個學生生涯,所以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們的教學意義也更加重大,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早已不單單是一門語言性課程,在原有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也負擔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的教學目標,所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刻不容緩,本文針對在新課程理念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給出優化建議,希望能夠盡快提升小學語文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質量。
在設立教學目標階段,應該注意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引導教學內容有效開展,推進教學進度,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如果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那么教學帶來的作用也會受到較大的削弱,在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中,很多教師都存在著教學目標設立不明確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在很多情況下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和教學經驗的缺乏,一味要求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提升,卻忽略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導致教學目標設立不夠明確,最終教學目的只是為了提升學習成績,學生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失去學習興趣,教師也忽略學生們的理解能力能否適應教學內容,導致小學生負擔過重的學習壓力,讓課堂高壓低效。
小學教師相對自身素質不如初高中教師,甚至在有些小學還有著只要持有從業資格證就可以教授小學生的情況,這種發生在教師團隊當中的問題,嚴重影響小學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的效率,教師們在教學階段不會顧慮自己的專業特長,有些教師兼任數學教師和語文教師,無法停止自己的教學工作,自然沒有充足的時間去仔細設計教學過程,導致在教學開展階段只是帶領學生解讀教材,忽略小學教學在學生終身學習中的重要性,認為小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們提升學習成績,認識生字和拼音,而對于學生們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歸屬于自己,這種思想導致教學內容的設計也非常匱乏,學生們在語文教學中得不到任何有助于自己成長的能力提升,僅僅學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知識,這樣的小學語文課堂自然沒有高效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小學的語文教學,最終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們感知語文魅力,投入到語文教學當中,獲得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個人能力的成長,學習成績的提升只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附屬品,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們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不去重視學生們學習習慣養成,學生們的語文素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中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學生們雖然獲得學習成績的提升,但是個人素質卻落后于新課程理念中的要求,學生們一旦脫離課堂就不愿意自己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語文作為一門龐大的學科,需要常年的積累來獲得提升,而不能急于提升,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們學習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們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教師應該在制定教學目標階段,注意結合學生們的學習內容和實際情況,讓教學之間的準備能夠更加充分,通過明確的教學目標制定,讓教學更加具有指導性方向,學生們能夠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教師們通過現有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們開展語文學習,對學生們提出學習要求,將教學內容豐富起來,滿足學生們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適當加入課外知識的講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在知識面拓寬之后,也能更好的理解教材當中的課文,從而讓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學方法非常單一,在這種教學環境下自然無法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在新課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師擁有更多的教學方法選擇,包括信息化下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教學情境創設,互動式教學等,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幫助學生們提升教學效率,在選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并且教學方法要符合教學內容,而且教師應該明確在教學當中教學地位終究還是學生而不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起到的只是輔導作用,而自己只需要做好引導者的工作,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提前了解學習內容,并且將其中自己無法理解的問題挑選出來,在課程開始之后向教師提問,教師給出合理的答案,讓學生得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
教師們應該注意,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們認識生字和使用拼音,更多的是幫助學生們獲得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的提升,在小學語文當中主要包括聽說讀寫四種個人能力,在教學階段,教師應該注意提升學生們這四個方面的個人能力,讓學生們通過聽說讀寫感知到語文當中蘊藏的巨大魅力,從而產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想法,養成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通過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們獲得學習成績的提升,還給學生們帶來個人能力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完美符合了新課程理念的教學目標。
結合上文所提到過的內容可以看出,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初中語文的基礎,更是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完成對學生們個人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傳統教學理念,給學生們帶來新課程理念下高效語文教學,幫助學生們獲得終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