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礎教育中的英語學習在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首先是教師講授知識、學生理解,然后重復訓練的過程。這樣的閱讀課程學習模式相對比較枯燥乏味,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通過學生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文中主要對基礎教育英語閱讀課程中的合作學習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閱讀課程 ? 合作學習 ? 策略
合作學習的模式最早開始于美國,一直被學術界認為是重要的教育改革方式。這種模式主要是改進傳統的枯燥乏味的學習,對學習方式進行突破和補充。合作型學習模式可以轉變課堂枯燥的學習氛圍,是一種在互助學習中實現共同提高的學習模式。所以文章主要針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探究:如何在英語閱讀課程中開展有效性合作性學習?在怎樣的時機開展合作性學習?開展有效的合作性學習需要注意的問題?開展有效的合作性學習對學校和學生學習的意義?
一、英語閱讀課程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具體策略
(一)開展合作學習前做好準備工作
為了更加有效的開展合作學習,做好前期工作至關重。首先教師應該合理分配小組,了解全班學生的數量,以及各個學生的性格和學習能力。然后,平均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同時還需要將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讓能力較好的學生帶動較弱的學生。因此必須保證每個小組都要有能力較好的學生,這樣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與能力較好學生一起探討,有效獲得幫助和進步。調整小組以后,教師不能允許學生的隨意調換。其次,由于教師一個人不可能顧及每個學生,所以可以在小組中設定一個小組長維持秩序。由固定的組員維持各自小組的秩序,可以提高小組的學習效果,避免聊天等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最后,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增強合作意識,引起學生對合作學習的重視。以香港朗文英語教材Welcome to English 3A Chapter1 “Open day”Part C這節英語閱讀課為例,教師將能力不同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規定一個小組長維持秩序,讓學生整體閱讀課文后,對Jim一天進行概括總結,并討論從這節課文中可以學習到什么。
(二)構建合作閱讀探究模式
英語閱讀的學習中,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強化學生對英語閱讀課文內容的認識,加深對語篇的理解。傳統的英語閱讀過程只是單純的閱讀過程,學生閱讀后只能了解文章大意,不能對課文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比如:以香港朗文英語教材Welcome to English 2B Chapter4 ?Helping at home Part C為例,如果使用傳統的閱讀模式,學生只能了解到課文中每個學生在家里做什么家務。但是經過合作探究,小組內幾個學生一起研討自己在家中都做過什么家務,然后運用學過的單詞對自己做的家務進行描述,最后小組之間分享其他會做的家務,或在學校、教室可以幫忙的事情,如拖地mop the floor、擦窗戶clean the windows、擦黑板clean the blackboard、澆花water the plants等。這樣不僅能夠深層地理解文章內容,而且可以學習到更多的關于家務的英語詞匯,也能與同學分享勞動的意義和快樂。
二、英語閱讀課程中開展有效的合作性學習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英語閱讀課程的學習中,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模式,讓學生從被動化為主動,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但是在具體的合作性學習中,往往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在課堂進行合作探討過程中,要考慮學生實際水平,設計難度適當的問題。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或熟悉的、感興趣的并且自愿探討的內容。如果探討的內容太過枯燥或是難以理解,小組合作會面臨各種困難。
(二)在實際課堂的探討活動中,需要教師維持好課堂秩序。小學生的年齡小,思維不夠成熟,自控能力也相對較差。所以在課堂合作性學習中,學生可能存在談論聲音過高,影響其他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或者部分學生思維過于活躍,與其他學生探討過程中存在的想法不一而爭吵的問題,還有的學生可能會大聲喧嘩,借助合作學習進行聊天等。這些都非常不利于合作性學習,所以教師在進行合作性學習中應該嚴格維持課堂秩序,確保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真正取得收獲。
(三)教師在學生的合作性學習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要考慮學生的能力差異,提供可操作的步驟。比如:以香港朗文英語Welcome to English 4B Chapter1 Part C“Join our club”Part C這節閱讀課為例。首先,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前,將能力不同的5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教師針對主題Club提出難度適中的問題,這節課程主要是Peter和 Sally 以及Betty三名學生之間的探討,教師給出幾個問題,比如:三人最終共同決定去了哪個俱樂部?Peter最喜歡去哪個俱樂部?Betty為什么喜歡去sport club?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解答討論這些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地引導,可以讓學生整體閱讀課文,然后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分別對三人的談論的俱樂部名稱做下記錄,對三人各自喜歡的俱樂部同樣進行記錄,從而得Peter、Betty各自喜歡什么俱樂部,最終發現三人都喜歡的俱樂部。最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一起重新閱讀課文,分析得出討論結果。
有的學生由于性格內向,不愿意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教師需要在平時多溝通、多鼓勵、多幫助,進行適當地心理疏導。使學生調整心態,積極投入合作學習中,避免出現消極參與的狀況。這樣容易造成大部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獲得較大收獲,而小部分學生可能一無所獲,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被打擊,逐漸失去學科興趣,久而久之,其學習成績也必定受影響。
三、英語閱讀課程中開展有效的合作性學習的意義
首先,開展有效的合作性學習對學校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校使用的是香港朗文英語教材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一年級就開始全英授課,聽說讀寫齊頭并進,對孩子的英語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因此,閱讀能力是我校學生英語重點技能之一。而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能給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其次,采用合作和互助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小組內每個人的學習水平的提高。本文倡導在英語閱讀課程中,采用學生合作學習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能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同時,合作學習模式結合了小學生愛玩、好奇、喜歡合作和競爭的性格特征,實現學生在玩樂中學習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四、結語
合作學習這種模式主要是改進傳統的枯燥乏味的學習,對學習方式進行突破和補充。當前我校長期在英語教育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經過實踐表明:小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愛上英語閱讀,英語閱讀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所以在英語閱讀課程中開展有效的合作性學習,對學校和學生雙方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不僅提高了學校的英語學科整體教學質量,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袁月華.試析小學英語教學中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英語廣場,2018,(06):166-167.
[2]孫哲,石鋒.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8,(07):28-28.
[3]劉慧靈.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淺析[J].文存閱刊,2018,(10):143-143.
[4]付野,袁秋紅.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與優化[J].教師教育論壇,2018,(06):57-59.
[5]郝會艷.策劃激發動機,設計結合實際——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開展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8,(01):89-89.
[6]錢妍蕓.說起來,讓語言更精彩——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探微[J].校園英語,2018,(07):158-158.
(作者簡介:陳華榕, 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職稱:中小學二級,單位:廣州市天河區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天河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