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社會發展階段之中,經濟的發展使得我國的各個行業也在新時期的發展過程之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并且,進行了積極的調整。社區社會工作在具體的社區發展以及建設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整個社區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構成內容,不容忽視,在最近幾年的時間中,該項工作也在社區傳統文化的傳承過程中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其具體應用是當前應該重視的問題。而若想更進一步地研究和思考社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過程之中社區社會工作的應用問題,則需要針對具體的工作方式、社區調查情況、小組分配等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進而有效地提升該項工作在具體的傳承中所能夠發揮的積極意義,使得傳統文化的傳承效果更加優良。
關鍵詞:社會社會工作 ? 社區傳統文化 ? 傳承 ? 應用研究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同時,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是我國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體現形式,體現著優秀而古老的中華文明和中國特色,隨著社會的持續進步與日益發展,我國的傳統文化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進步,其深刻的內涵在時間的積累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其中不僅涉及到一些物質上的財富,同時,其中也包括很多精神財富,這些精神財富歷經歲月的打磨具有更加深刻的力量,能夠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性作用。與此同時,在新時期,我們國家的社區社會工作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了一些變化,無論是其發展形式,抑或是發展方向均需要作出一些調整,進而在此基礎上促進社區社會工作能夠不斷適應新的發展趨勢,能夠進一步在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的基礎上推動創新,對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社會的發展產生更為積極的影響。此外,社區社會工作在具體開展的過程之中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在此基礎上對于傳統文化加以傳承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因而需要相關單位及其負責人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具體的思考,進而有效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使其與社區社會工作進行充分的結合。
一、相關概述分析
所謂的傳統文化,實際上指的是中華民族經過歷史發展所積淀下來的優秀的中華文化,這種文化與其他外來的文化之間具有本質上的區別,它比外來的文化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積淀性,是中華民族經歷多年時代沉浮和發展所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化內容。一般來說,傳統文化主要涉及到物質、制度及各種精神力量,它還包括傳統的節日、傳統的風俗習慣、民族風情、民族服飾等等,它對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重要意義。
所謂的社區社會工作,實際上指的是相關的工作團隊以及工作人員針對具體的社區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采取專業的角度對社區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并且運用合適且可行的方式來為社區中的百姓提供專業的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盡可能地滿足社區百姓的合理化需求。同時,也可以在具體的社區社會工作之中,利用工作的具體凝聚力和魅力吸引并引導一大批百姓支持這項工作的開展,以此來為更好地服務于社區發展做出貢獻,保證社區的生活更加穩定、和諧、幸福。
二、社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問題研究
(一)“啃老族”群體的現實存在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之中,“啃老”問題似乎已經不再令人感到陌生,反而這個群體越來越大,這個群體中的人對于中國傳統的孝道觀念不是不了解,而是不遵循,這對于新時期的社區社會工作的順利開展來說,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自古以來,父母在孩子年幼時具有養育子女的重要責任,需要將子女撫養成人,而子女在長大之后也要懷揣一顆感恩之心,在父母年歲已大之時,具有贍養父母的重要責任,這是約定俗成的孝道和自然規律。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一個特色意義上的群體開始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范圍之內,即“啃老族”,這些人不顧自己贍養父母的義務,也不在意自己的尊嚴,在年齡已經超越應該父母養育的時間中依然從父母那里獲得生活的基本來源。正是因為這個特殊群體的現實存在,使得社區中的具體社會工作也面臨著一些不確定的和全新的挑戰,如何能夠將這一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并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孝道觀念對這個群體進行行為上的引導,已然成為了如今的社會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飲食上的差異性
因為中國具有五十六個民族,每一個民族擁有自己的飲食特色,并且,南方與北方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也在飲食上具有較大的差異。而在如今的社區社會工作之中,很多社區居民希望可以通過組織飲食類的活動,但是,因為飲食上的差異性,直接導致了該類活動的舉辦難度較大,因而對于社區社會工作的順利進行來說提出了挑戰。
(三)缺乏傳統的曲藝文化傳承基礎和推動力
在現階段的社區社會工作開展的具體過程之中,缺乏對于傳統曲藝文化傳承的基礎和推動力,因為這種文化形式比較古老,但是具有中國特色,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這種形式的了解越來越少,在社區中若想將這種傳統的文化形式加以傳承,則十分有難度。
三、加強社區社會工作在社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應用建議思考
其一,促進社區社會工作在社區傳統文化傳承過程中的各類資源可以得到有效的整合,進而使得具體工作的進行更加有序、更加高效。當前,若想保證社區社會工作所開展的活動能夠為社區居民所接受和喜愛,而且可以順利地將社區傳統文化加以傳承,則需要考慮到所開展活動的周期性問題,以及相關的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是否具有相關經費作為支撐。基于此,則需要進行認真的思考,社區的社會工作開展費用往往需要社區社會工作人員從政府機關、相關企業等組織獲得贊助,只有這些組織給予了足夠的資金支持,才能夠保證相關的社區活動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和進行,這對于社區活動的開展來說十分重要。
其二,積極開展多元化和豐富性的社區社會工作,并不斷創新具體的工作形式,完善工作內容。同時,還要保證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踏實工作,減少工作人員的流動率。參加社區社會工作的人員往往不是固定形式的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因為喜歡或者是志愿行為,正因為這些工作者具有不固定性,所以更需要社區開展的活動可以具有社區品牌效應,能夠形成社區文化的獨特優勢。因為不同的工作人員會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所以社區的具體活動更加需要具有多元化開展的基礎,這樣才能夠保證活動的開展更加順利、更加精彩。
其三,采取多角度分析和多樣化方式結合的形式來對社區居民的不同需求情況進行分析和評估,從而提升工作的具體效率。社區的居民可能來自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愛好不同、經歷不同等特征,因而,在社區開展具體活動,要重視傳統文化要素的融合與運用,積極創新已有的工作形式,盡可能地滿足更多居民的實際需求,從而使得社區的工作更加融合、更加和諧。
其四,積極構建合作型工作團隊,并且,通過各種方式來增強團隊的工作效率和整體的工作實力。社區社會工作者與其他的工作人員相同,均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在新時期的社會背景下,社區社會工作人員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夠保證社區中所進行的各類活動的開展效率都能持續提升。并且,能夠有效地保證在社區社會工作中順利地傳承相關的傳統文化,促進該項工作的科學進行。
四、結語
通過對上述文章內容的詳細闡述和具體分析,本文進一步針對社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問題、相關的概述、加強社區社會工作在社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應用的建議等三個方面的內容加以思考,進一步體現了如今的社區社會工作在發展與進行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其中依舊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并加以解決。同時,因為我們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幾千年的深厚積淀,在具體進行社區社會工作的過程中也應該將該項工作也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密切結合,這樣便可以充分地汲取優秀文化中的力量,使得我們國家的社區社會工作可以在不同的時代都能順利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新的需求與變化,進而促進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使得人們在具體的社區社會工作中能夠體會到更多益處。
參考文獻:
[1]徐玲玉.社區社會工作在社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7.
[2]鄭杭生,尹雷.“社會互構論”視野下的城市社區文化建設芻議——基于南海的案例分析[J].學習與實踐,2014,(05).
[3]葉木全,黃重,周曉景.構建和諧社會視野中的社區文化建設和發展探究——基于對閩東社區文化建設的調研與思考[J].東南學術,2011,(03).
[4]王俊駿.當前社區文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其途徑分析[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2,(01).
(作者簡介:顧偉,學歷:研究生在讀,就讀于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研究方向:社區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