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殷亞敏
摘要: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使高校黨建工作要結合新形式和新要求進行理念創新,使高校黨建工作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不斷推進黨的建設,為國家培養更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本文分析目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高校學生黨建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路徑,主要提出打造科學黨建教育機制和完善黨建管理體以及建設黨建工作平臺,從而實現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時效性。
關鍵詞:高校 ? 學生黨建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高校黨組織作為高校教育活動的基礎,是高校黨建工作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學生黨建工作作為富有活力的事業,如何提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效率,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是高校管理者和黨建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面對我國新形式,高校黨建工作要積極創新,整合高校有效資源,不斷拓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空間,打造出新時代背景下的文明實踐中心,從而提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效率,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輸送更多合格的青年。
一、當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學生黨建在高校工作體系中屬于一種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而保障黨建工作的有效運轉是需要具備一定科學、完善、合理的工作機制與規章制度才可實現的。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部分高校在開展學生黨建工作時,因對學生黨建工作認識并不全面,在制定相關黨員教育、管理和培養制度時,缺乏合理的管制體系,故而無法合理規范學生黨建工作。同時,因這部分高校制定的相關制度缺乏均衡性、系統性、創新性和執行力,導致在開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時效果不佳,并受到一定的影響與限制。此外,在開展學生黨建工作時,因部分學生黨支部并未經過嚴格培訓與審核,使其在工作過程中缺乏相關經驗,對于黨建的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不強,嚴重降低高校學生黨建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效率。
二、高校學生黨建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路徑研究
(一)打造科學的學生黨建教育機制
在高校學生黨建中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必須先建立科學的學生黨建教育內容,只有擁有科學、合理的教育內容,才可促進學生黨建工作更好地展開。首先,相關黨員干部可通過組織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并充分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社會建設要求和具體戰略部署,了解“五位一體”和“四個方面”的內容。其次,創新高校學生黨建教育形式,開展多樣化教學手段,是完善學生黨建教育機制最關鍵的手段之一。相關黨員干部在創新教育形式時,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轉變以往單一灌輸式教育手段,需重視學習方法與學習效果相結合。此外,相關黨員應明確自身職責,強化學習教育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通報制度、經驗交流制度等,可有效促進教育內容快速落實,進而提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效率。可有利于幫助學生黨建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二)完善學生黨建工作管理體系
想要完善學生黨建工作管理體系,就必須要先明確黨建工作管理方法,制定分工明確的學生黨建工作管理體系,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首先,相關黨員干部應先健全學生黨組織工作機制,并加強黨的工作原則,為黨員干部傳授高效、精干的工作思想,進而打造優秀的黨組織機構。同時,制定項目化管理模式,是促進黨支部組織活動更加高效發展的方向。相關黨員干部在采取相關對策時,可現在每個學期初始由學校內部各系、院的黨組織二級機構中,申報黨支部組織活動項目。并通過申報立項、評審、答辯,最終確定項目資助經費與組織活動主題。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僅能保障學生黨建工作順利進行,還可通過構建完善學生黨建工作管理體系,提升新時代文明中心的建設進程,從而實現強化學生黨員政治思想觀念的目標
(三)加強建設學生黨建工作平臺
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可通過建設學生黨建工作平臺來實現此目的。隨著高校改革深入,學生黨建工作平臺已從原來班級、年級、專業等轉化為學生交流溝通,普遍是在學生宿舍、網絡和各類學校組織活動中進行。因此,建設學生黨建工作平臺可從宿舍、社團、網絡等方面入手,根據學生喜好開展黨建工作,可得到良好的效果。首先,相關黨員干部可從宿舍入手,實施黨建進宿舍策略,通過日常在宿舍中與同學交流將黨建工作理念注意滲透、延伸到每位學生心中。還可通過開展各類宿舍文化建設、困難幫扶等活動加深學生對黨建工作的認識。此外,利用網絡信息平臺中便捷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特點,為學生黨建工作提供新渠道、新陣地,通過網絡傳播特性幫助學生黨建工作的展開,可有效提升學生黨建工作效率。
(四)強化黨的理論教育,提高思想素質
在促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有效開展過程中,學生作為黨建工作中最為重要的組織者與實施者,其自身具備的思想素質將會影響著黨建工作的實施效率,以及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開展進程。鄧小平同志曾提出“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因此,相關高校應重視對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并強化對高校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校學生黨員,并確保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效率。首先,相關高校應積極開展對黨的歷史以及基本理論的教育課程,并匹配相關專業教師,以便確保理論教育展開的有效性。同時,相關高校還可通過舉辦各種實踐活動讓高校學生個體或集體,到當地展覽館中去參觀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圖片展,并瀏覽黨的歷史資料展。此外,相關高校還用當在校園內部設立紅色書庫、紅色影院等教育基地,并鼓勵高校學生積極到相關教育基地中閱讀紅色書籍和觀看紅色影片。有利于讓學生通過觀看黨的歷史,增強自身對實現黨建工作的信心,并激發學生對我國傳統民族的自豪感,從而提高高校學生思想素質,促進高校學生黨建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的實施進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目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仍存有部分問題,并嚴重降低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效率。因此,為促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快速展開,并確保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的有效性,相關黨員干部可通過打造科學的學生黨建教育機制、完善學生黨建工作管理體系、加強建設學生黨建工作平臺、強化黨的理論教育提高思想素質等多方面深入研究。不僅能夠提升學生黨建工作效率,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學生黨員對思想政治觀念的認識,從而促進高校學生黨建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吳仕平.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需要突出“三化”[N].蕪湖日報,2019-04-01(001).
[2]李瑩.新時代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8.
[3]吳星儒.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新特點及發展方向[J].辦公室業務,2018,(12):26.
(作者單位:遼寧醫藥職業學院;作者簡介:劉博,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學校學歷),遼寧醫藥職業學院(單位),副教授(職稱),研究方向:學生黨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