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興麗 王繼美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社會上信息傳播的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目前,信息傳播展現出多元化和復雜性,在高校閱讀當中,圖書館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更新,網絡閱讀已經成為了人民生活中重要的內容。因此,高校應該積極轉變思想觀念,適應時代的發展,創造出以讀者、圖書館、館員共同形成的閱讀推廣模式,最大程度發揮紙質與數字資源,引導高校學生的閱讀水平,使其能夠更加深入、廣泛的進行閱讀。文章根據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進行了一系列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 ? 高職院校 ? 圖書館閱讀推廣
一、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重要意義
(一)閱讀推廣能夠促進高校推書館的發展
如果學校的圖書館不能對讀者提供高效的服務,那么這個圖書館將不能得到發展。所以,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活動,能夠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和綜合素養,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主要責任。
(二)閱讀推廣能夠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圖書館是高校閱讀推廣的主要活動地點,同時也是大學生在課堂以外的知識來源地。在高校發展過程中,培養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落實教書育人的教育目的、創建校園文化是極為重要的內容,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閱讀推廣的活動來培養學生文化素養,這是學校中其他部門所不能代替的。開發大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能夠認可閱讀、經常閱讀,以此來落實對學生素養的提升。
(三)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
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通常都是從自發性到自覺性,在無意識中慢慢改變自己,在看待社會問題和現象的過程中,由感性認識逐步轉變為理性的認識,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城市歷史和校史,經過對古往今來中各個人物發展歷史的詳細認識,來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現狀
(一)圖書館閱讀狀況
1.圖書館利用率逐年下降
不管是年總流量和日均流量中,高職學校的圖書館都呈現出逐漸下滑的形勢。每一學年中大約會降減少1.4萬人次,如果每學期為5個月,每個月4周來看,每周約減少600人。根據大量的計算統計能夠發現,在最近六年里,圖書館業務呈現逐年下滑的現象,根據最近4年的統計計算,當前業績為4年前的33%,以螺旋式進行下滑。
2.大學生閱覽構成
根據最近幾年的統計率能夠看出,可以分為休閑和專業兩種閱讀現象,其中文學閱讀的人數一直是最多的,能夠達到總閱讀的26%,而音樂、美術、語言等加起來為53%(如圖1):
(二)缺少專門的閱讀推廣部門
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應該在每一年難度世界讀書日以前進行詳細的準備工作。以往高校圖書館都是利用臨時抱佛腳的心理讓公司所有工作人員進行參與,使得在世界讀書日活動中混亂不堪,不能充當長期有效的工作內容,同時也總結不了太多有經驗,每年所使用的人員都不相同,沒有長期有效的活動機制。
(三)工作方式方法老化
現目前基本上所有圖書館都在開展“服務宣傳日 ”“讀書節”等方面的活動,其表面看來豐富多樣,但是長此以往就逐漸越來越枯燥。更多的是文字形式,圖片信息較少,介紹內容不靈活,多媒體信息較少。
(四)閱讀推廣評估管理與評估人員缺乏
高校圖書館中評估管理還應該繼續完善,通常都是將參加者人數、現場人員官級、推廣資料發放是數量、電視報紙記者是否多等片面指標作為活動記錄的重要依據,并沒有進行科學、立體、多角度的考慮該活動的效果。并且給出的結果過于浮夸、沒有實事求是。
(五)高等職業院校對閱讀推廣服務重視度不夠
并且,高校中學校領導對于圖書館的認識還停留在教學輔助部門上,對于圖書館的發展并沒有太多的關注,并且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同時,圖書館的管理者任務其主要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借書、看書、還書;并且圖書館員安于現狀,缺乏創新和研究的意識,不能落實精益求精的目標。
三、今后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思考
(一)建造全新閱讀推廣平臺
雖然現目前學生的閱讀范圍和方式都在不斷難度更新,但是樹立學生優秀的閱讀習慣和健康的閱讀心理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重要目標。所以,在不斷強化圖書館建設、提升圖書館質量水平、宣傳力度、活動展開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對于互聯網的有效利用,使其互動性、參與性、實時性等各種優點充分得到發揮,比如:QQ、微信群、微博、貼吧等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宣傳,創建讀者能夠進行信息交流的平臺,構造能夠適應信息時代中閱讀推廣服務平臺,推動圖書館員能夠和讀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培養和指引學生能夠更加有效、準確、及時的得到想要的信息。利用信息技術來創建互動交流欄目,設立電子郵箱等來真正了解高校學生閱讀的需求,為學生供應良好的服務,提升學生閱讀效率,最大程度滿足學生閱讀需求,展現網絡背景下的閱讀指引特點。這將會是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
(二)創設大學生閱讀成長環境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外部環境的教育。我國程煥文教授就在《大學的精神與高校圖書館的使命》這篇學術研究中提出:“大學就是大學教師+圖書館,沒有優秀的圖書館就不會有優秀的大學”。高職院校圖書館在不斷強化館藏建設的過程中,還應關注軟環境建設,充分發揮自身的文化優勢和教育功能。高校學生正處于青春時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學生的閱讀行為較多為通俗化和功利性,想要從書本上找尋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和世界的方式。圖書館充分使用閱讀推廣的方式,加強和學校教育機構的緊密聯系,對學生的熱點話題和學習態度進行及時的了解,并且使用圖書館的網頁進行定期的信息系發布、好書評比、專家作品展示等各種欄目,充分發揮圖書館對于信息時代中熱點問題閱讀的作用,利用閱讀推廣的來增強社會的生命力和活力,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閱讀,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使得高校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完善。
(三)增加新閱讀時代服務能力
高職院校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服務觀念,對圖書館在學院教育中的價值進行深入了解,創建新閱讀時代下的閱讀推廣服務思維,把網絡信息技術和傳統閱讀推廣模式進行有機結合,倡導傳統閱讀和數字閱讀同樣重要、經典和快餐閱讀共同存在的閱讀思想。并且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圖書館資金和政策的支持,強化圖書館數據庫的創建,對館中的信息技術和設備實施優化,培養充足的館務人員,提升圖書館服務人員的整體素養和工作能力,優化知識和層次結構。同時,應該依靠本科學院,進行內外聯合,推動資源的共同分享,落實遠程資源的推送,傳送有關的實時新聞,創建具有專業水平的數據庫,提升圖書館儲存量,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為閱讀者供應良好的服務,吸引更多的高校學生參與閱讀活動。
四、結語
經過對學生參加人員數量、閱讀種類、紙質和電子的閱讀時間比例進行有關調查,并清楚認識網絡信息技術和平臺的發展狀況,尋找在閱讀中的較為薄弱的環節,并對其出現的原因進行相應的討論。在圖書館工作中閱讀推廣是極為重要的內容,所以,學校應該針對閱讀推廣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認真思考“互聯網+” 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開展的重要意義,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供應更多的支持措施,這樣有利益后期閱讀推廣的順利開展。高職院校在互聯網時代中進行閱讀推廣活動,能夠良好的創建閱讀型的校園,為祖國培養更多具有知識文化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敷欣.“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思考[J].電子商務,2018,(03):94-96.
[2]趙俊顏.“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與啟示[J].情報探索,2017,(10):70-73.
[3]姜微君.“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促進策略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7.
[4]李少貞.“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圖書館閱讀推廣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6,(33):133-134+136.
(作者單位:濟寧職業技術學院;作者簡介:馮興麗,碩士學歷,濟寧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文獻管理,化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