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宇軒 張晗
摘要:初中班主任是學生在校的主要負責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對于初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大影響,因此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初中班主任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密切關注學生的發展情況,對每一位學生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方法,促進班級整體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通過以往管理活動獲取成功經驗,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活動的質量,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質量人才。本文主要圍繞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活動展開討論,認識到在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同時也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班主任 ? 初中 ? 班級管理
初中時期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學生的三觀在初中時期開始初步形成,而且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方面都日趨成熟。因此,在這一時期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初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還比較弱,在校期間仍然需要班主任的耐心指導,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不僅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管理,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為樹立良好的班風校風作出貢獻,從而培育出一批符合國家發展需求的新一代人才。
一、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缺乏耐心
現階段很多初中班主任為了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大多數采用嚴厲管教的措施,只要是發現學生出現問題,班主任就會對其進行嚴厲斥責,甚至用過分的語言挖苦和諷刺學生,初中學生畢竟年齡尚小,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所以他們畏懼嚴厲的班主任,面對比較嚴格的班主任,他們只能表現出一副唯命是從的樣子,在班主任看來,學生聽話不惹是生非就能夠表現出自己班級管理的成功性,其實并非如此,學生因為恐懼班主任而不敢提出任何質疑,但實際上那些已經對班主任的管理活動產生不滿學生,長期下去只能造成師生關系的惡化,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不能為教師所知道,在開展后期班級管理活動時也會脫離學生實際發展情況,最終造成惡性循環,對于提高班級管理活動的有效性將會產生嚴重影響。
(二)缺乏德育教育為主題的班級活動
初中時期正是學生追求個性和獨立發展的特殊階段,但是很多學生的心智發展并不成熟,在這一時期,很多學生愿意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學習過程中很少與同學進行交流合作。同學之間缺乏溝通,不愿意配合班主任參加班級集體活動。從而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較弱,除此之外,大多數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弱,存在嚴重的厭學情緒。在學生問題頻發的同時,班主任也欠缺相應的管理活動,全部精力放在了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方面,忽視學生的德育教育,課堂授課枯燥無味,缺乏學習小組的合作作業以及與德育教育相關的主題活動,班主任不恰當的班級管理與學生偏離正確學習軌道直接相關,由于缺乏相應的德育教育,因此很多初中學生存在著“單以分數論英雄”的錯誤觀念。
(三)忽視與學生家長的聯系與溝通
現階段阻礙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活動有效開展的另一重大因素為忽視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和溝通,許多班主任只重視學生在校表現和學習成績,在他們看來,只要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并聽從班主任指導就是好學生,就是代表自己班級管理的成功,其實不然,很多初中學生在校和在家表現截然相反,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認為班主任在校是圣人,必須要聽班主任的話,同時也因為畏懼班主任,因此在校表現優秀,但是回家表現卻大大相反,不僅不幫父母分擔家務勞動,嚴重者還存在與父母作對的行為,而初中班主任忽視與家長的聯系,并不能全面了解班級學生,實際上是不利于有效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與進行。因為班主任看到學生在校表現優秀,班級管理自然會有所放松,長期下去就會使得學生在家的肆意妄為帶到學校課堂,屆時再進行管理難度將會增大。
(四)課程分布不合理問題嚴重
初中班主任為了提高本班學生的中考上線率,將教學時間大部分都分給了文化課,甚至在文化課教育科目中也劃分了重點學科,初中數學和英語為難點,很多班主任讓學生在這兩門學科上下功夫,以提高總分數,提高上線率,忽視歷史、化學等科目教育,甚至是占用學生的體育、美術課時間學習文化課,這樣的管理方法實際上嚴重阻礙了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導致學生出現偏科嚴重的問題,盡管學生的考試分數有所提高,。但是在這種管理方法下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素質較低,不符合國家新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促進班級有效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時代,心理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而且都在極力的追求自我和個性,在這種情況下,初中班主任必須要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不能夠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班主任架子,要與學生親近,多了解學生的想法。如果班主任永遠都表現的高高在上,很難與學生進行密切接觸,那么學生也必定不能服從教師的管理。對于班級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對其進行諷刺和挖苦,很容易讓學生感到自卑,甚至是出現自暴自棄的嚴重后果,為了更好的進行班級管理,促進學生成績提高,班主任需要對學生進行耐心的教導,尊重班級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采取正確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輔導,保證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會更加喜歡班主任,有利于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活動。
(二)創建班級活動,集體凝聚力
在初中階段只進行文化知識教育遠遠不夠,為了促進班級管理的有效管理,還需要定期開展積極有意義的班級活動,通過活動的形式向學生傳播正能量,進行德育教育。首先班主任需要對本班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有所了解,在開展班級活動時有側重點,明確每次班級活動的主題,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比如說,為了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可以展開一場以“團結合作”為主題的活動,全班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組,班主任布置活動任務,小組成員合作協力完成,班主任再根據每個小組的活動具體表現進行評分,以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讓每一位同學深感團隊的重要性,提高其對團隊合作的認同感。還可以開展以文明行為規范為主題的班級活動,規范學生的行為,培養文明學生。總之,定期開展班級活動可以提高班級的整體凝聚力,促進班主任班級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
(三)重視與學生家長的聯系
大多數初中學校學生都是住宿生,平時一周或者兩周才能放假回家,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家長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在校表現了解甚少,因此班主任就需要通過電話或者是校訊通的形式將全班每一位學生的詳細情況都傳遞給學生家長,讓家長能夠了解學生,從而促進班主任班級管理活動的進一步優化。可以定期舉行家長會,比如每學期初邀請家長來學校開展家長座談會,將學生上一學期的表現傳達給家長,對進步學生家長進行表揚,并由優秀學生家長發言講述教育孩子的成功經驗,班主任也要聽取家長對于學生教育方面的意見,促進整個學習教學任務的順利開展。孩子的成功經驗,班主任也要聽取家長對于學生教育方面的意見,促進整個學習教學任務的順利開展。
班主任為了更好的了解每一位學生,還可以進行家庭訪問,深入學生家庭,向家長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比如說學生的愛好和特點,甚至是將來的理想等等,這些信息都可以讓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更加深入,從而更好的管理學生,在家訪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全面性,深入每一位學生家中了解,做到全面了解全體學生,為有效的班級管理提供借鑒。
(四)平衡各個學科的學習時間
初中班主任需要重視學生的全面性發展,在緊抓文化課的同時也需要順應新型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而培養出全面的人才,班主任可以每周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體育和其他課程,如音樂、美術和書法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合理分配學生的所有課程,萬不可單純追求中考上線率,應該要求學生按部就班的對每一門學科進行預習和復習,從整體上提高總的分數,可以適當的給予重難點學科更多的學習時間,但是同時也要兼顧其他學科的學習,以促進學生各科平衡發展,提高學生總的學習效率,避免出現偏科嚴重的問題,促進初中學生的全面化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活動任重而道遠,為了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活動的有效性,班主任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重視與學生的溝通,同時還需要定期開展德育教育,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情況,從而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在以后的教育過程中,初中班主任還需要不斷摸索新方法,以期進一步提高初中班級管理的有效性,為國家培養新一代人才。
參考文獻:
[1]歐相霞.初中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與規劃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
[2]許莉.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J].赤子(上中旬),2016,(01).
[3]劉鐵軍.論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面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
[4]郭穎.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J].學周刊,2014,(22).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