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英明
摘 要:做好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意義重大,應當建立完善的林業病蟲害防治體系,創新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方法,圍繞著林業病蟲害的生態特征采用科學的防治方法。本文對林業病蟲害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具體的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方式,達到提高林業生態建設有效性的目標。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生態控制;優化策略
一、林業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價值
1.提高林業建設效率。有效的控制林業病蟲害問題,可以提高我國森林的覆蓋率,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優化發展。針對性的分析林業病蟲害的原因,能夠降低林業病蟲害控制的成本,保證林業經濟建設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從而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優質的林業產品,全面提高林業產品的競爭力與產品質量。
2.減少林業環境污染。加大林業病蟲害的控制力度,可以降低林業病蟲害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實現林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提高林業病蟲害的控制能力,可以進一步完善林業生產體系,減少消除林業病蟲害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減少病蟲害對我國林地環境造成的污染,推動林業生態體系的優化發展。
二、造成林業病蟲害問題主要因素
1.人工造林不當因素。人工造林采用錯誤的方式方法,人工造林破壞了原有的林業生態平衡,因素導致林業病蟲害現象的頻繁發生。近年來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速度較快,大規模人工造林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在人工造林面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林業病蟲害的發生率也顯著的提高。人工造林過程中存在著營造單一樹種的問題,人工造林與天然林和諧性不足,種植結構缺乏合理性與科學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森林的生態結構穩定性,致使一些有害生物群落的出現,嚴重的影響林業系統的生態平衡。因人工造林導致林木資源對病蟲害防御不足的情況較普遍,會導致病蟲害大規模出現。
2.缺少綜合防治手段。提高林業病蟲害的控制水平,需要構建科學化的林業病蟲害防御體系,有些地方還缺乏科學的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機制,未能針對性的采用科學技術防控措施。首先,為了達到短時防控病蟲害的效果,有效地區大規模的使用化學農藥,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使得大量有益生物。其次,長期的使用單一品種的化學農藥,致使大量害蟲產生了抗藥性,小劑量的農藥已經無法起到殺滅害蟲的作用。還有的地區不能有效的采用無害處理方式,不能合理的使用化學與物理技術手段,因此導致地區林業環境的失衡,害蟲的天敵會不斷的減少,并且對林業環境造成的污染,給林業病蟲害提供了滋生的環境,林業病蟲害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影響林業建設整體質量。
3.缺乏先進防治技術。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應從引進先進的防控技術手段,注重根據林業病蟲害的發展情況持續進行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的更新。但是,我國林業病蟲害的防護控制研究不足,新型的技術手段未能得到持續性的推廣。首先,我國有關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不足,現有的技術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林業技術先進國家。其次,我國林業技術缺少完善的推廣機制,一些地方政府、林業生產企業、林業技術人員未能大力進行新型林業技術的推廣。第三,林區從業人員未能形成技術更新意義,不注重相關林業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林業技術未能與地方實地環境有效結合。
三、林業病蟲害的主要防治改進對策
1.完善病蟲害預防機制。為了達到有效控制林業病蟲害的目標,還要做好林業病蟲害的預防工作,首先,建立完善的林業病蟲害的控制體系,全面加強林區環境的調研工作,了解林業病蟲害的情況,實現對林區病蟲害信息的動態化管理。其次,加大新型林業技術的引進力度,全面做好研究和引進林業技術的準備工作,注重依靠國際林業科學組織,優質林業企業開展相關防治技術的推廣服務工作。第三,加大林業病蟲害的監管力度,運用多角度對林業病蟲害的整體趨勢進行把握,形成預防性的控制機制,及時的提高林業病蟲害的防護超前性,從而降低林業病蟲害的防控成本。
2.加快防治科技的引進。目前我國林業經濟正面臨嚴峻的林業病蟲害的挑戰,應當進一步在建設生態林業體系下加大林業技術的更新效果。首先,建立林業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機制,提高林業科技的地方適應性,重點加強生物農藥、仿生農藥的研究工作,有效的防止高殘留農藥對林業生產造成的危害。其次,運用新型技術設備做好林業病蟲害的監控工作,大力引進無人機開展林業病蟲害的監測工作,有效監測林業地區的天氣環境變化,從而針對性的提出林業病蟲害的防御控制措施。第三,發揮物質誘殺劑,物理技術手段等林業新科技的防護作用,形成綜合性的林業技術控制機制。
3.建立綜合防治體系。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應當采用因地制宜的措施,形成綜合性的防治管理機制,實現林業生產各環境的全面參與防治病蟲害。首先,實現生物、化學、物理方式的綜合運行,注重構建完善的林業病蟲害的控制機制,根據林業病蟲害的情況合理的使用具體手段。其次,明確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責任分工,有效整合技術力量攻克林業病蟲害的難題。注重加大全方位的預測能力,同時發揮地方政府部門的宣傳作用,促進林業科技人員與林業生產戶得到有效的互動溝通。第三,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還要優化防治方案,明確林業新時達的防治工作重點,找出針對性的優化控制措施,達到以提高林業病蟲害控制合理性,降低林業病蟲害風險的目標。
4.加強林區生態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有效的防止林業病蟲害的滋生與擴散。應當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下優化林區的生態環境。首先,應當合理的落實退耕還林政策,注重合理的保護天然林,有效的減少林木資源的砍伐,營造多種形式的林業經濟結構,合理開發符合時代需要的林業品種。其次,還要加大混交林的建設力度,注重保證林業生物群落的多樣性,不斷的增加林業天敵的數量,從而提高林業生態環境的整體穩定性。第三,還要加大林業問題的分析力度,提高林業病蟲害的預防水平,基于林業生態保護的需要合理的制定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計劃。
四、結語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應當明確林業病蟲害的原因,基于地方林業病蟲害的歷史與林業生產實際情況確定林業病蟲害的主要原因,建立綜合性的林業病蟲害防治體系,找準林業病蟲害防治的有效策略,從而加大相關工作的力度。
參考文獻:
[1] 黃錦志 . 阜新地區造林樹種主要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2):177.
[2] 劉海波 . 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 [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8):275.
[3] 鐘建強,曾慶明 . 提升林業防蟲害能力的策略分析 [J]. 農業與技術,2016,36(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