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全, 蘇 希, 董晉陽
(1.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 100029;2.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 100031)
自從2014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創業創新就逐步發展成為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社會發展的新動力。2015年6月,《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明確指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對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是穩增長、擴就業、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公平正義的重大舉措。”高等教育作為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畢業生數量在2017年達到795萬人。大學生群體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在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進程中,各高校必須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并在課程中將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和相關的思維方法和技能傳授給學生。但要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就需要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現狀進行了解,并找出影響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具體因素。
為了研究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以提高因材施教的準確性,以北京勞動保護職業學院機電系部分學生為樣本,進行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測試。創新能力測試采用美國普林斯頓創造才能研究公司為選拔創新人才制訂的著名的尤金-勞德塞測試題。測試結果分布如圖1所示。

圖1 學生創新能力測試成績與人數分布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在31名測試學生中,僅有1人得分24分,處于創造力低于平均水平區域,而其他30人得分均在19分以下,根據測試結果判斷,高職學生的整體的創新能力是比較弱的,因此培養其創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創業能力測試采用百度文庫中22道創業能力測試題,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學生創業能力測試成績與人數分布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在31名測試學生中,創業能力測試成績全部在10分以上,其中非常適合創業人數為18人,占比58%。這說明高職學生的整體的創業能力是比較強的。
總之,通過簡單的能力測試,培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創新能力。
盡管很多高職院校都提出創新創業教育,但在教學計劃和課程建設方面明顯不夠重視,例如很多專業沒有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創新創業課程課時較少,課程建設項目很少涉及創新創業類課程,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經費和場所缺乏必要的支持力度等。有些學校領導認為,高職生就是熟練工,只要按照工作規程操作設備就行了,不需要創新創業。這些都源于學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
高職院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成功與否,關鍵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教師。高職院校雖然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加大投入,但師資數量不足、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培訓不夠等都限制了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高職院校有效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前提是學校必須將創新創業教育列入必修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中。開展相應的教學需要合適的教材,但目前出版的教材,多數內容僅停留在創新創業知識及思維能力準備、創業方法和技巧分析等上面,并且多是闡述理論內容,而對典型及成功創業案例分析較少甚至沒有,對于創新理念、創新實踐的闡述也是泛泛而談[1]。另外,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特色,行業性比較強,因此,缺乏依靠行業背景的優質創新創業實用教材,必然會影響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培養高職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需要學校提供軟硬方面的條件,如:大量實踐性強水平高的教師、高質量的創新創業類課程、豐富的紙質或電子資料、先進的實訓實驗設備、眾多的創新創業項目等。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經費,而高職院校的經費來源及金額是相對固定,僅能滿足學校日常教學經費所需,沒有更多經費用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高職院校的教師必須首先擁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但是,受限于教師聘用的學歷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大多數是從高校畢業之后直接進入教師崗位,基本沒有或很少有企業的實際工作經歷。這些教師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但缺乏實際操作能力,更難有創業的成功經驗。因此,其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理論說教多,實踐指導少,很難真正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2]。
在高等教育擴招之后,學生的整體素質有所降低。而擇分分批招生錄取政策使高分學生進入高等本科院校,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高考成績較低,而且高職院校為了搶奪生源而開展的“3+2”中高職銜接項目以及教育部門實施的高技能人才貫培項目都降低了高職院校生源的質量。這使得高職生的綜合素質較差。另外,這些學生因為缺乏很強的競爭能力,自身的自信心不足,而創新創業需要對未知領域進行探索,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自信,高職學生自信心不足影響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效果。
另外,高職院校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內容相對簡單,對創新創業能力要求不高,也是導致高職生缺乏創新創業能力的一個崗位因素。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培養高職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迫在眉睫。通過對現在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測試,了解了學生目前的創新創業能力水平,同時也根據當前高職教育的現狀分析了影響高職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部分因素,為未來對高職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