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蘭
(伊寧市第四中學,新疆 伊寧 835000)
對比教學在地理復習課的實際應用就是將以往學習的知識進行整合并且將關聯性較強的知識進行提取,以此為基礎進行對比性的教學,在對比的過程中能夠發現知識的同源性以及差異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們進行比較性學習,對于同一區域的事物進行相似性以及差異性的思考,將比較性學習融入到高三地理復習中來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在新課標的改革下對于高中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應當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并且能夠在基礎的地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比較地理區域的差異性以及相通性。在實際的高中地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地理知識并不是獨自存在的,不同的地理知識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系,不同層次的理論知識共同構成了高中地理。在實際的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對比教學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更有深度的思考,讓學生們透過問題的本質,更條理化的尋找問題答案,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尋找地理知識之間的關聯,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條理性,這些能力的提升能夠很好的體現在地理知識的實際應用中。
1.不同地理區域內的同一現象的差異性對比。實際的教學案例有:中國的西北內陸區域與俄羅斯中部甚至是美國的中部同樣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但是在相同時間下其后的表現形式大不一樣,這就需要學生對這三個區域的差異性展開思考。我國內陸的氣候特征主要是干燥,俄羅斯中部則是體現為極端寒冷,美國中部則是出現了溫軟濕潤的情況。其次是同樣作為平原地區,亞馬遜平原地區、圖蘭平原地區以及西伯利亞平原地區為什么會出現長句人口較少的情況,但是其他的平原地區都能夠擁有較為充足的人口儲備,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需要學生應用到對比法來解決。
2.不同地理區域內的同一地理現象的相似性對比。例如在溫帶大陸性氣候與地中海氣候的相似性實際分析中,主要的方向是兩者都擁有較好的農業生產條件,這就需要學生對于這兩種不同的氣候條件為什么都擁有較好的農業生產條件展開思考,這其中最大的相似性是兩種氣候的熱量儲備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農業生產過程中糖分的合成。
1.同一個區域內擁有著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這就造成了同一區域又有著特殊性,同一個區域又會出現很大的差異性。就拿沿海地區來說,處于不同階段的沿海地區會存在著不同的遷移情況;我國重要的長江三角洲的農業生產期間在進入到經濟快速發展之后成為了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但是在生產力解放之前絕對不會擁有全國糧倉的稱號。
2.同一區域內不同地理位置的對比法。就拿河流來說,處于河流不同的段落會形成不同的地貌特征,這主要是因為河流沖擊力不同所造成的,在同一個山峰中,不同的海報高度將會呈現出大相徑庭的地理面貌,地理面貌就會造成降雨量以及太陽光照量情況的差異,這樣也會造成植被面貌的不同。
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地理核心素養的養成,這其中重要的就是學生對于地理信息的解讀以及獲取,在高三的復習過程中將會著重復習地理試題中的試題類型而不是基礎的地理知識,那么在解答試題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地理信息的解讀以及獲取,在新課標的改革中將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獲取以及解讀作為地理核心素養的四大能力之一,并且是四個能力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在低年齡段的學習中學生們對于地理信息的獲取、解讀能力較弱,在進入到高三復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道地理綜合體不知道從哪里展開回答,這個時候學生對于地理信息的獲取以及解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高三的地理復習課中應用對比教學法就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對于地理信息的獲取以及解讀能力。
如果在高三的地理復習課中有效地運用對比教學將會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得分能力,并且在沉悶的高三復習的學習生活中注入較高的學習熱情,這樣既可以營造較好的學習氛圍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地里成績,但是對比教學法的應用有非常大的限制性,對于教師而言將會擁有較為繁重的備課內容,這對于地理教師來說也是一項新挑戰。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必須要熟悉地理教材的全部內容,積累較廣的地理知識,廣泛閱讀各地各年的高考題及模擬題, 善于站在新的高度發現被比較事物之間的聯系,并選擇適當 的圖文資料,把被比較的地理事物巧妙地表達出來,激發學生 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