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艷清
(廣西省百色市田東縣第二幼兒園,廣西 百色 533000)
幼兒區域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兒童的共同參與,兒童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對幼兒進行一定的引導和指導,使幼兒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與發展。傳統的幼兒教學家長和教師都比較關注幼兒在早期學習中的知識構成,但實際上心教學改革之后發現幼兒的早期知識教育是一項教育構成更為關鍵的是要對于幼兒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等進行培養,期中開展幼兒區域性活動使幼兒更多的從課堂走向開放的教育區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究。但是在其中教師的指導有限,一些教師并沒有關注到區域活動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傾向于對幼兒進行知識傳輸,并且在區域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也缺少對幼兒能力的觀察與培養。強化對幼兒知識的灌溉,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能完全將幼兒的學習變成一種單向的知識傳輸,阻礙了幼兒的更多發展,也讓幼兒的創新能力創造能力不斷下降。
區域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幼兒是其中的主體教師為主導區域,活動的設計和規劃還需要教師完成,那么在此就需要教師按照幼兒的興趣點和課程教學的內容要求給幼兒進行活動區域的策劃與建設。為了能夠強化幼兒的參與樂趣,參與興趣教師還需要對區域活動作好多方面的設計優化等工作,例如,可以開展一定主題的區域活動,如從|“秋天的豐收”開始,讓幼兒了解春種秋收的道理,在這樣的區域活動中幼兒可以從自己喜歡吃的水果開始,教師將秋天的碩果一一擺放好,增強幼兒對水果的認知能力。一方面滿足了幼兒對秋收的好奇心,也能夠在活動中讓幼兒更具有建設性。豐富區域活動的開展,有效地增強和拓展了幼兒的視野。在開展相應的區域活動時,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點在哪里,并且做好多方面的安排,區分好大班和小班幼兒的不同性格上的差異等等區域活動課程的設置要必須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這樣才能夠讓課程的最大價值得到發揮。
幼兒區域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引導,那么教師在對這些區域活動進行管理時,也應該發揮出主導者的作用。從當前的引導上看,要能夠讓幼兒學習道了解到認識到區域活動中每一項活動的樂趣所在,也要讓幼兒在這過程中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探索能力得到發展,這是教師的自身責任和義務。不斷地激發起幼兒思維的活躍性,那么在做相應的區域活動時老師就要能夠從幼兒的思維開始興趣開始,如,教師可以在幼兒一邊動手一邊操作時給幼兒提出問題。為什么萬花筒有各種各樣的花紋,并且花紋是不斷變化的呢?”通過教師的提問,幼兒的思考力會提升,并且還會認真的在自己的區域活動游戲中去尋找答案。答案的尋找并不是目標而過程,是幼兒的思維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另外教師也要學會對幼兒進行觀察和記錄,更加透徹的了解每一個幼兒的情況,在主題性區域活動中教師的觀察對于后期的教研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教師可以運用錄像記錄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將幼兒的區域活動過程放大還能夠生動細節,清晰的展現出幼兒的整個動態形象。其次,教師還可以選擇時間抽樣的方法,選擇一天中的某一個時間段,對于區域活動中幼兒的具體行為和表現進行記錄,由此再去總結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活動優勢與活動劣勢。在以后的教學指導中更加具有針對性,也能夠推進主題區域活動的深入。
評價是教學指導的關鍵方面,在區域活動的評價內容上,教師要時刻的關注幼兒的合作能力,互助行為,還有幼兒的探究性活動行為等等,要將有價值的新的經驗進行分享,并且幫助幼兒個體經驗提升到集體經驗基礎上,若是幼兒遇到了困難教師可以直接將問題拋給幼兒,引發兒童對于區域活動那問題的思考,并且在后續的區域活動當中也要聚集集體的力量去解決困難。教師的評價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通過直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也參與到評價當中,如自己在區域活動中遇到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另外,可以使用活動成果展示的方法讓幼兒也逐漸的學會自己去評價總結教師運用照相機,錄像機等等工具,將幼兒區域活動時的情景記錄下來,開展幼兒之間的互評和自評活動。在此基礎之上,教師還可以給幼兒們建立起十分愉快的寬松的分享平臺,運用減法的策略進行重點劃的評價,所謂的分享交流平臺就是讓幼兒參與到一個無壓力的談話交流活動中,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運用過的材料方法成果進行評價,也引導幼兒能夠逐漸的學會評價其他人的行為,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同伴之間展開更多的交流。減法策略更加注重的是兒童在整個區域活動中獲得了哪些的知識能力,讓評價更有針對性,不至于太過于寬泛,面面俱到,要突出關鍵點的信息,并且達到一個共享的目標。
“區域游戲的開展,對每個幼兒個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在區域活動中,通過有效地指導,可以很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當然,在具體的指導中,也會出現諸多的問題,教師要善于總結,要根據發展形式,不斷調整方法。通過調整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才能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