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昌
(騰沖市固東鎮樂坪完全小學,云南 騰沖 679100)
近年來,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壓力明顯增加,但卻在數學知識體系理解方面具有較大的難度,無法實現相關知識的有效聯系。為此,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對問題解答方式加以創新與總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基于此,文章將小學生創新意識培養作為主要研究內容,重點闡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路徑,希望有所幫助。
現階段,大部分小學小學內部的數學教學機制均缺乏完善性,直接影響了課程開展的趣味性以及有效性。在這種情況下,授課教師需對教學方法做出調整,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形成數學學習興趣,以正確認知數學學習體系。在現代教學工作中,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所以小學教育管理體系也開始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為此,授課教師應以小學數學體系為基礎不斷創新教學,為數學課程開設提供必要幫助。只有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形成深入了解并把握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間的關系,才能夠更好地落實教學計劃,緩解學生的學習負擔。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可更好地提高其學習成績。為為此,數學教師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針對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采取相對應的教學策略,對其創新意識加以培養。
將情境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期間,可借助多樣化的情形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不斷調動其學習熱情,對其創造性思維加以培養。在情境的幫助下能夠使學生解題的思路得到啟發,并形成相對獨特的思路和想法。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形成數學構思,不斷提高其解題思路的合理性。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情境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對學生加以鼓勵,使其不斷創新思維,在解答問題時能夠表達個人見解與想法,并主動參與到教學實踐當中,進而形成更強的創新思維。在此基礎上,小學數學教師要合理使用數學語言,以保證使用教學內容與學生理解的水平,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創新意識培養的目標。以“圓柱和圓錐的體積”教學為例,在開展教學期間,教師即可事先準備不同的圓柱形實驗品,并發放給學生,要求學生自主測量實驗品的長度、寬度與高度等相關數據,最終求取體積。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可獲得啟發并總結出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小學生的秉性活潑好動且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基于興趣的驅使,小學生即可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學習,對其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十分有利。數學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而理論性的講解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措施培養其學習興趣。一般情況下,可借助幻燈片或者是多媒體等多種媒介形式,以生動與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使其學習興趣被激發。另外,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有效融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種形式,縮短數學學科和學生間的距離,使其更熱愛數學并在日常生活中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實現教學質量與效率提高的目標。
貫徹落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將交互式合作教學模式應用于學生之間,可促進生生交流和溝通,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培養的效果。實施交互式合作教學期間,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可采用多種角度對討論問題形成認識并自主思考,為其思維拓展提供幫助,使其創新意識得以激發。另外,交互式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學生以某一問題為核心展開討論,歸納并總結出更多問題解決的措施。
在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中,也可借助多種訓練方式,特別是逆向思維訓練,可提高學生解答問題的效率。另外,聯想思想訓練的開展,能夠給予學生必要幫助,使其采用多個角度分析并思考數學問題,使其個人思維廣度與深度得以拓展,為創新意識的培養提供必要幫助。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定期組織并開展實踐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正確認知數學知識,通過實踐創造并加以感知,使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斷增強。實踐活動一般為課下練習的內容,教師可在設計練習題的時候融入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自主探索,增強對數學知識的感知,強化記憶,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更感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為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保障,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綜上所述,創新意識在個人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需在小學階段展開重點培養,為現代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必要幫助。以上針對小學生數學創新意識的培養展開了詳細地研究與分析,通過多元化角度提出了培養路徑,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小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參與,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為其后期數學學科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